佛光大學

  • Language
:::

黑膠唱片收藏與數位化 歷史系王信凱老師榮登蘋果日報全版報導

  • 2013-11-29

 

 (歷史學系/報導)歷史是否能夠應用與活化?「時間」與「知識」可以用來轉化為資本嗎?歷史學系王信凱老師做了很好的示範。他在授課之餘,將自身收藏的黑膠唱片進行整理與研究;成立專業性的「古殿樂藏」的網站,介紹充滿魅惑的黑膠聲音世界,並透過整理、保存與翻製讓我們能重新體驗過往原音再現;他成立了「古殿樂藏」唱片藝術研究中心,大力推動古典音樂黑膠交流,還興起「經典歷史留聲」計畫,運用現代科技技術,保存歷史聲音。

 曾經,人類為了滿足聽覺與溝通的原始渴望,帶動了聲音的保存、複製與傳播的技術興起;電話、無線廣播與黑膠唱片都是聲音商品化的產物,社會上也養成了收聽的文化與消費的欲望;曾幾何時,我們脫離了真實世界的復刻,進入虛無飄渺的電音世界;如何在數位化時代重新體悟黑膠的美好?日前王信凱老師受「蘋果日報」邀請,進行專訪,以下為2013年11月24日報導的專訪的內容:

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31124/35459601/%E8%97%9D%E5%93%81%E5%B0%8B%E5%AF%B6%EF%BC%9A%E5%8F%A4%E5%85%B8%E9%9F%B3%E6%A8%82%E9%BB%91%E8%86%A0%E6%A8%82%E9%9F%B3%E6%95%B8%E4%BD%8D%E5%8C%96%E6%AD%B7%E5%8F%B2%E5%8D%9A%E5%A3%AB%E7%94%9F%E6%94%B6%E8%97%8F%E6%99%82%E4%BB%A3%E8%BB%8C%E8%B7%A1

「古殿樂藏」唱片藝術研究中心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AL.PALACE.SOCIETY

f -

藝品尋寶:古典音樂黑膠 樂音數位化 歷史博士生收藏時代軌跡

2013年11月24日  

 音樂是人類的歷程,學歷史的王信凱希望有所學與收藏多年興趣,開發出不同可能。

 黑膠玩家有很多種,有些是被設備制約;而歷史博士王信凱,則是讓時間被買走。這是他的中心思想:「人的生命有限,有些東西只是在人的手上短暫流動而已。」在財力不足的收藏基礎上,為了汲取更、更廣的多音樂,為了證明所學可以結合本身收藏,為了可為歷史多保留一些東西,他不止開放收藏室,力推古典音樂黑膠交流,更興起「經典歷史留聲」計畫,以現代技術保存歷史聲音,促類比數位化、保存檔案以傳世,展現歷史人的氣度:收藏,有時必須放下我執。(採訪╱潘姿吟、攝影╱唐紹航)

 從紙、字體、印刷、設計到解說內頁,細節與質感透露著濃濃法國品味。

 在收藏黑膠的圈子裡,4年前才入門的67年次王信凱算是後生晚輩,「收藏黑膠的人分很多類,有人喜歡搖滾、收爵士,台灣還有專收國、台語的收藏家,而我是古典。」尤其近年興起一波黑膠文藝復興運動,市場火熱,收藏難度高。 
 王信凱卻老神在在:「其實,黑膠的Range很大,如果撇除留聲機這一塊,從50年代發行到現在,人類沒統計過發行多少唱片,現在人會購買的約佔其中30~40%,另還有60~70%被認為沒價值,多數是單聲道(Mono)。」他解釋自己聽歷史錄音出身,立體聲道(S dario)就先跳過,1、2個月內單是購買Mono的數量就達600張之多。 

 法國唱片的精緻感,無與倫比,尤其標籤有種濃厚的風格。

古典黑膠片 單聲道冷門

 「CD發明時已經是數位時代,1950年代前都是單聲道錄音,立體聲錄音的商業化則遲至1958年。」學歷史的他,一直以來接觸的都是歷史錄音,「以前的古典音樂大師約在1880年左右誕生,活到1950年已經差不多了;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生在沒有CD的年代,我們只能靠別人把他的唱片數位化,這聲音來源,就是轉錄黑膠或轉錄留聲機。」這類歷史錄音CD,日本做最多、最精美,聲音也轉錄得很好,很多人收藏。
 「我喜歡聽歷史錄音,聽過最早的是1889年的布拉姆斯,我不是聽原本的滾筒(滾筒式留聲機),而是聽人家把滾筒轉成的黑膠,那時候的解析度很差,不過在當年,卻是人類對紀錄聲音這件事是一大突破。」
 他原非黑膠迷,卻已浸淫古典音樂世界20多年,「黑膠一直想聽,一直沒機緣。」直到就讀政大歷史所博士班時期,知名的黑膠達人、歷史系教授彭明輝(筆名吳鳴)領進門,「哇!這是什麼聲音阿!有彈性的低音、好聽的中頻、穿入雲霄的高音。」從此,心生嚮往,「但我沒錢,只好把收藏20幾年的CD賣掉,轉收黑膠。」 

愛歷史錄音 聲音數位化

 為什麼賣得掉?賣得快?「主要是因為我收藏的都是老CD。」他說明,「CD是1982年問世,那些年的CD製作的每道環節都是專家處理、用實驗室等級在做,製作良好、精緻且售價昂貴,1990年後,變得大量商業化,品質不若以往,現今,很多CD迷願意花錢購買早期CD。」
 台灣古典音樂很多都是重視音響設備的發燒友,「他們一定是買S dario,尤其重視1958~1970年這段期間的首刻版(ED1),Mono並非標的物。」也因此,王信凱的黑膠唱盤對圈內人來說十足低階,「黑膠會一直翻被的原因是數量有限,很有錢的人,每個人都想擁有,在此供需失衡的情況下,價格一直飆高。」
「我沒有財力,不可能買1張15萬、30萬的黑膠放家裡,等於像把錢換成金條存放。」一直以來,他聽音樂都是可以讓、可以賣,「因為我想聽音樂,賣了才有辦法再繼續買,不一定是要被我個人所擁有。」
 他興起「經典歷史留聲」計畫,為超過50年、值得保存的唱片轉錄,「將溝槽的聲音汲取出來後數位化,轉錄過程中,不減噪、不去雜音,除非唱片有刮痕才進行修補。」重要目的就是用有限技術保存歷史,「古人雖然不在了,如何用遺跡去感受生存的年代?」讓今人「一飽耳福」,成為這位歷史人給自己的必修學分。 

【轉錄經典】

 轉錄因為做了太多減噪,導致聲音變扁平,但這片1927年當代小提琴大師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音樂,由留聲機轉黑膠,品質極佳。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小提琴家姚阿幸(J.Jochahim)在1903年演出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前者為1971年日本人轉錄的黑膠,後者為英國人轉錄的黑膠。 蘇聯時代的產物,沒有封面的黑膠唱片,1940年左右的廣播現場錄音,此為2次大戰後該國推出;當時蘇聯轉錄技術不如歐美,意外保存全真空管、不加料不減噪的無失真好聲。

【原聲美聲】

 蘇聯最有名的小提琴家之一,大衛•歐伊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之作。 此為類似SP(粗紋唱片)的包裝方式,只盛行於1950~1960年代,笨重、脆弱、儲存空間小,延續至LP(密紋唱片)市場穩定,便不在出現此型態包裝,因為成本太高。 1950年代的木棍版(或稱夾棍版)黑膠唱片,多為大師遺作,代表著專屬的尊貴感。


【王信凱收藏小檔案】

年齡:1978年生,35歲 
現職:大學講師 
學歷:文化大學史學系畢業、佛光大學歷史所碩士、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班 
Facebook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AL.PALACE.SOCIETY(「古殿樂藏」唱片藝術研究中心暨「古殿書藏」) 
收藏資歷:接觸古典音樂10多年,4年前開始收藏黑膠 
持有數量:約4000~5000件 
投入金額:約50~60萬元 
取得來源:朋友整批轉售、網拍取得等 
購入金額:每片黑膠購入價,以不超過1000元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