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佛光大學頒授莫言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 2013-10-01

(宜蘭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九月二十三日在佛光大學。接受楊朝祥校長頒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佛大創辦人星雲大師讚揚莫言是「現代孔子」,佛大能夠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給莫言,也是無比榮耀。

 星雲大師肯定出身貧苦和自學的莫言,因為肯吃苦而自我上進,成就一般人所不能達成的成就。莫言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榮譽,是全中國人的榮耀。大師說,孔子出身於山東,古代孔子提倡的四維八德影響中國社會,莫言與孔子同鄉,莫言苦讀出身,發揚文化,著書立說,是現代孔子。佛光大學與莫言結緣,相當光榮。

 莫言穿戴博士袍,他說,自己的脖子很粗,卻總是覺得承受不起戴博士帽,因為他並不是真正的專家,但他特別珍惜與佛光的緣分。因為佛光兩個字讓他覺得很溫暖,更能發光發熱。

 他說,2008年首度接受香港開放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當時他覺得很自豪,但後來還有許多海內外大學要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卻都讓他婉拒了。直到佛光大學邀請,他才再度表示接受。

 佛大文學院長戚國雄報告莫言文學成就足以成為佛光大學表率,文學系主任朱嘉雯特別說明莫言創作風格出自真誠的人性,他的文學成就和作品,是佛大師生研讀和研究的重要題材。

 莫言在接受學位證書之後發表演講,詳述他學習得經驗。他指出,他的文學作品之所以能感動人,是因為他能掌握住人性的光明面。他說,像他這種年紀的人,年輕時所接受的是仇恨教育,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之後,與世界各國交流,人性的光明面才得以發揚。

 莫言五歲就聽村中老人說故事,村中有一種說書人,包括七俠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都是聽說書人說書而來,另外,家中都有會說故事的老人,許多古怪精靈的故事,從老人家口中說出,小孩都信以為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莫言說,他寫那些精靈故事,都是得力於長輩的說故事,這一點古今中外都如此。

 莫言又告訴佛大的學生,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放下」、「忍讓」。他用一個想要報仇的故事,由於故事主角的母親力主放下與忍讓,原本要報仇的對象因而用財富做為補償,他藉這個故事來談以色列、阿拉伯之間僵局,忍讓才是唯一解決之道。他又舉韓信受胯下之辱,因為他能忍受恥辱,終而成為大將軍。

 從這些經驗讓莫言深刻去想人性的善惡,星雲大師告訴他,佛陀不是創造世界,佛陀只是發現人人具有佛性,通過苦難才能讓好人反省自我,壞人才能反襯好人,這也許就是壞人可以長命的原因,也得不到做好事的滿足感,一輩子都生活在黑暗中。由於他反襯出好人,所以才能長命。

 他表示,作品必須包含悲憫和終極關懷,我們會集中力量救一隻動物,可是還有更多的人在受苦,但是不能把悲憫當成批判工具,救助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如果做給別人看,層次就低了。文學是要發揚悲憫,才能超越一般講故事的小說。

 佛大授與莫言榮譽文學博士會場設在懷恩館國際會議廳,擠爆了逾六百人到典禮會場,莫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且發人深省的談話,經常引起觀眾的深沉共鳴或會心一笑。

 莫言也說,前一晚和星雲大師在佛光大學看夜景,看到佛光大學風景好,人文好,星雲大師還告訴莫言,從佛光大學看出去,可以看見太平洋,看見美國、看見全宇宙,也可以看到真理。

 佛大楊朝祥校長說,莫言博士是佛光大學繼黃春明和齊邦媛之後,第三個授與榮譽文學博士的文壇巨擘,他也是佛光文學系在2001年邀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蒞校講座之後,第二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佛光結緣,希望透過親炙文學大師,讓佛大師生共沐文學春風,提升文學研究與創作水準。(20130923)

(撰文:文學系宋光宇教授、秘書室周俊雄/攝影:林淑妙、周俊雄)

歐洲新聞圖片供應社(歐新社 epa):

1) www.epa.eu

2)在 Quick Search Image 處, 打 Fokuangshan

3) 把游標停在照片上, 就能看到圖說。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