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串接東西方高教思想 佛教辦學展望世界藍圖

  • 2019-11-06
  • 佛光大學

  (徐明珠、牛隆光、林安迪、李育昀/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系列報導)第二天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其中「佛教大學間之招生、研究與資源共享」之分論壇的討論中,由佛光大學副校長劉三錡主持,特別邀請比利時安特衛普宗教與人文主義比較研究學院校長Christiaan Vonck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針對進行分享。
 
  比利時安特衛普宗教與人文主義比較研究學院校長Christiaan Vonck從歐洲的角度切入,他表示,以往在歐洲沒有佛教大學,只有以「東方研究」"Oriental Studies", "Eastern Studies"等的佛教課程。而所有所謂的東方宗教,包含印度教、耆那教等等,都被視為「外國運動」,不被視為學術級別的宗教。
 
  在多年的努力下,2014年佛教在歐洲終於被政府認可,歐洲佛教因為起步的時間較晚,目前算是一個新興宗教。而在歐洲各式各樣的宗教裡,並沒有像佛教一樣探討過人類或是人生觀方面的研究,所以在歐洲宗教研究學術上會有些出路,而相關宗教大學,只注重於宗教本身,因此在歐洲國家角度研究佛教是件非常困難的事。Christiaan Vonck特別分享歐洲FVG學院,這針對世界上不同宗教進行比較學習,同时也對宗教世界觀進行研究。更編制了四年的大學課程,並從「當地的」或「原始的」宗教切入,這也是此學院獨一無二的特點。

  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則從全台大學現況談起,比起美國約每10萬人即設有一所大學校院;日本約每16.2萬人設一所大學校院;韓國約每12.8萬人設一所大學校院;中國大陸則約53.4萬人設有一所普通高等學校;而台灣則是平均14.8萬人就有一所大學校院,顯現當前台灣高教環境雖遭遇挑戰,但還在正常大學平均範圍內,仍有發展的空間。
 
  現在大學功能又因傳統型,轉向企業型的績效產出導向,但在傳統觀念的制衡下,開始強調學生本位與社會責任,如公共化、教學翻轉、產業創新、在地連結、同質化、國際化。台灣宗教辦學計27所,其中,七所佛教大學的興起,代表著宗教在社會中有其教化功能,宗教辧學更有重要的影響力。
 
  「理想的大學教育要身教重於言教。」李天任校長指出佛教大學必須能夠兼顧真理的追求和人才的培育,使人才具有創造力、領導力、國際觀和執行力,創造高教新價值的應用,才能與世界任何國家與團體合作和競爭
 
  在引言人精彩的分享後,論壇參與者也踴躍提出看法。楊朝祥校長特別提到佛教辦學,進入大學系統是困難的,甚在神學院和佛學院設置,東方國家要把宗教和學術掛勾是困難的,終究是東方的產物,在西方、歐洲是更困難的,由這兩位學者的論點,透過此平台讓更多佛教辦學的學校,了解日後東西方佛教交流注意事項,並開啟東西方學術合作的可能性,盼全球宗教大學,能開創全新藍圖!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