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2022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總結 相約明年再見!

  • 2022-11-06
  • 佛光大學

     (徐明珠、牛隆光、李育昀/報導)2022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總結由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佛光大學董事長暨南華大學副董事長慈惠法師擔任主持人。楊朝祥總校長表示,過去因為疫情停辦兩年,雖然疫情未退,但是今年又以慈悲為題,探討未來大學何去何從,感謝各位學者的參與,也感謝佛光山的支持。

     佛光大學校長何卓飛以建構國際化佛學教育做一個總結指出,疫情後是建構國際化佛學教育的契機,佛教的慈悲理論在教育上有其意涵。人類物質文明受到疫情影響,有其突破。精神文明則因為疫情的影響,有道德上的意義。疫情讓各國封鎖,造成後遺症。有些影響如觀察免疫力國情指標、遠距教學的改變及學生學習的改變,甚至導致學生學習的退化。而佛教的核心理念,如果走入了大學的殿堂。幫助慈悲在大學教育深化,策略上要形成共識。佛教的學術教育要加強跨學科研究,推動網路佛學開放課程及交換生,學論術論壇和研究,佛學研究,元宇宙和數位典藏,攜手將佛學推動全世界。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總結時指出,中山大學龔雋以中國80年代恢復的佛教史研究,主要都是在中國佛教史的範圍內開展,研究的範式也以中國哲學史的書寫為主流。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教授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檢視,分析大學生的身心痛苦,可以佛經解釋。像是心經提及的色身香味觸,經由眼耳鼻舌身的感官接觸,成為腦海神經的記憶,這就是人生的實相,與我們的腦神經密切相關。西北大學李利安從佛教來看,跨領域的佛學教育與研究已經是時代的趨勢,也必將在深度和廣度方面繼續推進,由此帶來的學術樣態與佛學教育自然會對傳統的模式形成巨大的衝擊。佛光大學萬金川則以佛經記載的盲人摸象故事進行說明,以盲人摸象的喻說教導了一個概念,佛教一如大象,身軀龐大、複雜。林校長並以南華大學為例,說明該校對於佛教教育及數位典藏上的努力,未來也將繼續為佛教的跨領域教育努力。

   西來大學校長謝明華認為,蓑輪顯量教授強調慈悲不只是對自己,也是對別人慈悲。而學生也許學會慈悲,但是不會持久。或許在大學裡面,應該有禪修課程。提醒學生,提起正念。此外,慈悲是佛教四大教法之一,學生要學會放棄慾望,老師在大學教導學習慈悲,教職員工也要學習慈悲,成為學生模範,完全支持學生,讓學生有歸屬感。蓑輪顯量也提議,招聘員工是大學責任,學生之後要就業,應教導在就業上學習慈悲。而Baidyanath Labh教授的新那爛陀大學在孟買是慈悲學校,在印度有種姓制度,貧者恆貧。如果學生沒有工作,學校無法要求其學習慈悲,沒有要其支持家人,也無法支持慈悲。 

   南天大學校長Denise Kirkpatrick指出,慈悲是需要實踐的,佛教教育如何培養人才。論壇的討論中談到智慧與慈悲,如何將這些觀點帶給學生,才是重點。讓其在將來的工作中,帶入其生活與社會中。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向弟子宣講教義,弟子在生活中力行。教義則在一代一代中傳下來,而翻譯在其中有重要性。如何利用科技及不同情境傳播佛法教義,佛法透過經典傳播,文本因此相當重要。但是只用文本傳播佛法是不夠的,應此要運用在生活中。另外,佛法的教義不是只在生活上,還有其意義。佛法的意義不只對佛教徒有用,對於非佛教徒也有用。而南天大學在課堂上會利用慈悲的法門,教育學生。

   光明大學校長Michael Tan提及,慈悲如何運用在學校的管理中,這個問題是複雜的。尤芳達教授表示人類的發展歷經不同時期,知識工作者要有成長的心態。他提到一項發展技術,包括工程、技術等,並討論學生生涯、生活、生命教育。貝舍雷爾教授提到新自由主義裡,效率相當重要。而佛教說慈悲更重要,而效率則其次。慈悲有對他人的慈悲,注重自己的語業及意業,這正好對應佛光山的三好,而六波羅密也是一項途徑。第三位與談人則將慈悲作為照顧、關愛,也討論慈悲應用在管理上及社區上。而好的管理以人為主,成功應該屬於團隊。疫情是持續下去,苦難也會持續下,慈悲要運用在教育上。 

   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釋妙南強調,有人說世代越進步,學習佛法越少。其實在兩天的議壇裡,看到各國大學的校長或教授們,運用佛法的慈悲理念,昇華人類的信仰,培養佛教人才,而這也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成立叢林學院的院訓「悲智願行」的落實。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認為,西北師範大學張俊宗黨委書記以辦一個有情有義大學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情義” 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立基於古代中國的 “仁愛” 、 “仁義”等傳統價值觀。他也分享如何實現有情有義的大學治理的方法,提出培育以大學精神為核心的共同價值、培養以“溫良恭儉讓”為準則的道德行修養、培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育人文化。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則以華梵大學的經驗為例,強調佛法、教育與藝術有共同的核心,也就是覺之教育,就是精緻書院型大學。廣興教授則強調慈悲是佛教的精神,在現代大學教學生運用知識實現慈悲精神,正是佛教思想的體現。根據原始佛教《阿含經》的《種德經》,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能淨慧,慧能淨戒。在大學裡要開設公共核心課程,才能落實慈悲的教育。北京大學哲學系李四龍則以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嵌入式主輔修制”教育為例,強調要逐漸形成“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相結合”的本科教育理念。而院系傳統在塑造學術聲譽的同時,也給院系的人才培養形成無形的壁壘。

   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學研究院教授程恭讓指出,佛教研究有越來越碎片化的跡象,上海大學佛教學研究,因此要以佛教思想史的研究,特別是人間佛教的研究為主,將其學科化、專業化,並將佛教對現代社會的影響,進行哲學化的研究,探討佛教思想在中國社會的推廣。

   
佛光大學副校長傅昭銘提出,這次會議的主題特別契合疫情過後的情況,每場論壇講演者都提出相關問題意識及以佛教慈悲的解決方法。他提示慈悲教育,根源上必須回歸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根本智慧,而以「觀照自心」作為方法,並以人間佛教作實踐。他隨後以物理學與宇宙學的理論作為另類詮釋「同體大悲」的概念,並提出以華嚴及唯識學解釋這個法界與生命世界。而現代科技的發展,也與佛學及道德教育有密切關係,並可提供創新概念與實踐方式。他認為,將佛教認識論與新科技進行佛教教育的跨學科探討,作為下屆論壇的主題,也許是一項選擇。

   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則以在日常生活如何力行三好之理論與實踐的深化為題,他認為星雲大師提倡的「力行三好」,包括「作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不但是現代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學佛法與正念的心法秘笈,也是整合身心的心靈疫苗。但是,「知易行難」或「知難行易」,自古以來就不斷有論辯。客觀而言,道理人人知曉,卻非人人都做得到。究竟是因為道理容易明白,卻難以付諸實踐?還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涵,以至於無法確實力行?他指出,其實不需要大學問,日常實行從小就知道的理念即可。實行三好看似簡單,就是如字面上所顯示的,我們直接去「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在「行」三好。但是也不簡單,因為「行三好」涉及什麼是「好」或「不好」的理解、分辨與判斷,以及「行」的態度與方法。他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時時檢視己身,處處觀照自心,在在體恤他人,透過力行三好,將佛法融入個人的三業、六根行持當中,讓三業、六根隨時與佛法相應,才能真正實踐三好。

 各位分論壇報告人總結完畢後,隨即舉行閉幕式,由星雲大師錄影唸誦「為世界和平祈願文」後,大家相約明年見,繼續為佛教的實踐盡一份心力。楊朝祥總校長也表示,為來將透過實體為主、線上為輔的方式辦理論壇,明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將擴大辦理,相約明年不見不散!

這是一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