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以吟唱為主、茶湯會為輔的茶席吟唱活動,節目琳瑯滿目。吟社社長黃秀珠特別邀請昔日同事鳳鳴國中退休教師熊道珍老師到場演奏古琴,熊老師帶來仲尼式的古琴名為「秋水」,是由百年梧桐木所製作而成,音色雄渾是一張非常有靈性的琴。熊老師說:「能攜愛琴與會,與喜愛詩詞吟唱的志同道合之友齊聚一堂,何其榮幸!」先以佛曲「普庵咒」迎賓,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再為社長黃秀珠伴奏李白〈秋風辭〉,曲風溫婉動人;中文碩士班陳柏儒同學的〈關山月〉雄渾豪邁,搭配琴聲,彷如穿越時空回到玉門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意猶未盡,期待銅駝陌上再以琴會友!」
佛大中文博士高偉智學長說:「一個中文人孺慕古風那是必然,而佛大中文吟社自成立以來不止吟唱過許多古詩詞,更有許多集體創作的成果,尤其《佛光中文吟社詩草》的出版便具體說明了學習的成果。這次的活動主要是以吟唱的方式來展現弦歌雅頌的精神,搭配郭俊郁老師和他的三位千金幫忙佈置的茶席,恍若置身古人曲水流觴的場景之中,幾乎忘了今夕是何夕?高老師也為此盛會賦〈辛丑冬月佛大弦歌雅頌記〉詩一首:「琴韻茶香雲起飄,弦歌雅頌雨聲搖。開頭謝客先清發,隨後楊公又雪銷。曲水流觴傾笑語,戲終人散逐花凋。生生不息高潮迭,林美山間遶九韶。」
養行法師說:「今天的活動,從頭到尾充滿喜悅的感覺。老師們精彩的演說,同學們認真的準備表演的節目。並且有古琴的表演,以及茶的品茗,綜合起來,真是一場盛宴。」
佛大研究生學會會長胡一萍說:「中國素有美食文化、品茗文化,拜蕭院長之賜,特別把這些融入唐宋詩學專題這堂課中,讓學生們能學習唐宋詩學之餘,還能欣賞古琴音樂,享受茶與食,為課程增添不少學習樂趣的同時也提升了層次感。與會的師生們拜讀國際長心境創作”哀台灣”,以及看到楊校長以近來學習古琴作為「活到老,學到老」之最佳典範。有幸自己能參與茶席其中,留下特別的回憶。」簡金龍同學說:「本次的茶會,重量級貴賓,前教育部長、佛光系統大學總校長突然蒞臨指導,現場彈奏滄海一聲笑、黃鶯吟、陽春三首古琴曲,讓我們受寵若驚,幸福滿滿。」
詩歌吟唱雖然對碩博班同學來說,是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在短短的三次練習後,每個人至少都能吟唱一首,又有茶湯與琴聲的陪襯,大家都唱得意猶未竟,紛紛表示期待明年能夠續辦,在茶香、秋吟中佛光中文人又再一次的穿越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