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学创办人星云大师2月5日舍报圆寂,令人震惊与不舍。今日(7日)由佛光山教团系统大学总校长杨朝祥及佛光大学校长何卓飞,偕同校内教职同仁以及学生共160人回山悼念。董事长慈惠师父也随后与师生接心开示,缅怀大师一生对教育的坚持、对佛光大学师生的关怀。
虽正值寒假期间,但创办人圆寂消息传出之后,校内许多老师、同学纷纷在社群媒体表达不舍及追悼之意,并希望能回山弔唁。
杨总校长及何校长在第一时间,召集行政团队规划校内图书馆及官网设置纪念专区,并在13日大师圆寂讚颂典礼开始为期一周,定调为蔬食追悼活动周,后续也会陆续办理大师佛学与教育学术研讨会及相关体育运动纪念活动;而学校教职员生也会分4批回山上弔唁,以表对大师的景仰。
首批由杨总校长及何校长率队回山悼念,计有5台校车共160位师长、职员同仁及学生随团回山,诚心表达对大师的感谢及敬仰之意。
董事长慈惠法师在谈话中提到创办人对教育的重视,从创立佛光山初期就发心,以一百元办大学为号召,让所有的人都有能力,也有机会来做善事。大师认为要做善事,需要让人不烦恼、不后悔、没有负担,因此以每人每月捐一百元来兴办大学为号召,集大众之力,开启了办学之路。这在当时慈惠法师眼里看来天方夜谭的任务,如今因为大师的坚持,及所有人用心的执行,到现在将近三十年了,我们发现,当时大师发起这一百元办学是多么有远见,其力量是多么强大!
一百元的捐献,不但可以让人心生欢喜,进而带动他人形成善的循环,又可成就大事。
即使现下经济环境衰弱,但百万人募款仍然稳定持续不间断,这是当时没想到的结果,也说明大师能发掘人性之美,并非有钱人才能做善事,而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做善事的能力及信念,这也是一种社会教育。
慈惠法师也勉励大家,要广结善缘、多与人为善,一定会有正向的力量反馈;也要如大师长期与病为友,遇到挫折困败也不要自怨自艾,勇往直前、保持善念,一定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美好。
杨总校长表示,知道大师圆寂消息虽然不舍,但他认为大师并没有离开我们,大师一生都在弘扬佛法,所以他相信大师很快就会乘愿再来。他提到当初在七十岁时萌生退休之意,但是大师对他说:「我九十岁都没退休,你才七十岁怎能退休?」他也就继续为推动教育、推动人间佛法而努力。
创办人想要办一所让所有学生可以安心就学的学校,不要因为经济负担而无法接受教育,因此佛光山有好苗子计画,只要是经济弱势状况的家庭,孩子是努力认真向学的,佛光山就能一路资助,从幼儿园一直到念博士为止。佛光大学长期就都是比照国立大学收费标准,来减轻学子家庭的负担。
何校长也说,创办人留给大学的典范太多了,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星云大师一生心系教育,为了让贫苦学子能读书,不惜倾注所有、无怨无悔也不求任何回馈。当初宜兰没有大学,创办人就是一步一步的规划推动,由百万人百元捐资兴学开始筹设,再加上义卖一笔字筹款,佛光大学就在这样披荆斩棘、荜路蓝缕的坚持努力下诞生。
我们感念创办人对佛光大学的支持,未来全校教职员生也会感念大师之恩泽,会自我期许,继续努力办学,以不负创办人以及百万功德主们对佛光大学的期待。
随校长回山参加悼念的传播学系学士班三年级陆佑桦同学说,得知星云大师圆寂的消息万般不舍,感念星云大师创办大学,让无数人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更踏实的走在人生道路上,更是所有佛光学子的学习典范,透过慈惠法师的开示,让我们知道在面对人生中的困境时,要学习大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心理学系四年级许毓芝同学表示,大师教诲深深刻在心中,一个正念就会影响众人,一个善举就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感谢能与星云大师结缘,会持续将这份善缘继续传播出去,一起回报社会,她自己是社团干部,在带领社团或是在生活上,都将继续实践三好及四给的精神,努力促成善的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