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報導)佛光大學 103 學年度職員共識營, 8 月 28 日與 29 日在新北市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舉行,楊朝祥校長與劉三錡副校長偕同一百二十位職員同仁熱情參與。楊校長勉勵同仁未來將擴大資源,不斷提升形象和品質,才能讓佛光大學永續經營。
楊朝祥校長說,在佛光大學服務四年,是他一輩子最快樂的時光,在第一個任期結束之前,星雲大師曾力邀他繼續第二個任期,他在深思之後與家人協商,並獲得劉三錡副校長的全力支持,因此決定繼續留任奉獻心力。
他表示,佛大有很好的辦學條件,過去並未充分發揮,以至未能展現績效。如果能夠將各種資源整合,並發揮淋漓盡致,才能在未來更困難的少子化時代,將佛大的實力提升到能與傳統私校短兵相接,並且建立永續經營的基礎。
楊校長指出,雖然過去三年連續滿招,但面對新的挑戰,我們要有新的策略想法。其中包括解決校園空間不足的問題,除了校園內「大草原」研議增建校舍,也曾經考慮在林美山下增購校地,但地價昂貴,且涉及地目變更耗時,甚至就近和蘭陽技術學院討論合併案,雖然初期「郎有情、妹有意」,但世事難料,本案仍有各方意見,還需繼續討論,如今雖未絕望,但「困難度越來越高」。
提到本校發展規模,楊校長說,佛光大學可容納的學生人數約5000人,其中本地生4500人,在這一兩年就可以達成,另外500人,包括大陸交換生、研修生、外籍生和港澳生。提供三百多名外籍生住宿的全新「蘭苑」,可望在九月初順利遷入使用。
為了讓全校師生充分使用小巨蛋懷恩館,校方也將把佛光女籃隊納入學務處輔導系統,將來甚至發展專屬的佛光大學啦啦隊,同時在山下的香椿園(菜園)完成地目編更,並施建女籃隊專用宿舍和練習球場。
為了擴大本校資源與利用,校方希望提供縣內兩家護專的後二技和研究所學習環境,此外,正與羅東博愛醫院研究共同興辦老人照護的學程,因為博愛醫院有許多醫師可以兼任教授課程。
談到佛大學生就業問題,楊校長說,本校人文社會科系居多,不像理工科系容易就業,但是校方開拓資源,準備承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營運,最近即將參與招標,全校的所有科系幾乎都可以和傳藝中心產學合作,如果佛大師生能夠進入每年 120 萬人次參觀的傳藝中心工作或服務,必能提升佛大的曝光度和能見度,有效提升學校的形象和服務品質。
佛大推出全台唯一全校性的書院型大學,楊校長表示,我們推動「傳統書院現代實踐」,全校都當作書院來經營。我們有校園優美的校園環境,禮聘學術卓有成就的名師,所有師生互動非常密切,校園處處皆可學習。
楊校長也提醒大家努力改正學生的三大缺點,第一、騎摩托車超速、未戴安全帽;第二、抽菸,校園抽菸區可減少,不能增加,甚至要朝無菸校園邁進;第三、上課穿夾腳拖,不僅不雅且容易受傷。
副校長劉三錡致詞時表示,這幾年,高等教育界都在好奇楊朝祥校長和劉三錡副校長結合起來,將會對佛光大學起何種作用,第一年,我們以七個月的時間將全校22個系所整併成14個學系,另成立健康與創意素食產業學系;第二年全年完成課程學程化,這是許多人認為不可能的任務。佛大從幾年前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報到率,後來以國立大學收費招生,報到率百分之七十八,楊校長來第二年增加到百分之八十七,第三年提升到將近百分之九十四,今年可望更加提高接近百分之九十五。
劉三錡說,全台灣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在四年之內有如此進步的績效,這也是高等教育值得記錄與驕傲的一頁。但是面對少子化的趨勢和挑戰,到了民國105年的缺額鴻溝,甚至115年更嚴苛的生源不足,學校如何延續發展,必須要有招數,大家更要有共識,全校同仁要結為一體共存亡,才能建立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
劉三錡副校長表示,未來私立大學可能有兩種型態的足以生存,由企業財團創辦且全力資助的,以及有宗教興辦且長期捐款補助的大學,包括以「國立大學收費」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招得到學生。
主任秘書許文傑說,佛大創校進入第十五年,很像一個認邁入「轉骨」成為大人的轉型期,如果這個時候體質沒有調整和鞏固,就會影響一輩子的健康,所以要重視「轉大人」的強化作為,希望所以同仁一起努力。
兩天的職員共識營由人事室主辦,邀請中國生產力中心三位顧問宋文雯、方維熙和謝曉琪共同設計多種團體動力學的益智和互動遊戲,讓同仁放下平常繁忙的行政業務,透過跨單位重新組合競爭,更加認識各單位的功能和職務,加強彼此熟悉與互動,建立共識與共信,一同努力迎接新學期的挑戰與任務,也為佛光大學永續經營打下更堅實的基礎。(20140829)
(撰文與攝影:周俊雄/楊豐銘)
佛光大學主任秘書許文傑。
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
佛光大學副校長劉三錡。
本次共識營由中國生產力中心三位顧問方維熙(左起)、宋文雯與謝曉琪担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