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珠、牛隆光、簡偉淳/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系列報導)全球化社會,大學治理與國際化成為重要課題。然而國際間大學互動與開展,如何摒除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界限,藉由相互觀摩和分享將成為大學推動高教國際化進程重要的解方。
「2018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論壇一 「大學治理與國際交流」主持人楊朝祥校長表示,在治理與國際交流方面,包括來自、韓與匈牙利大學的校長與副校長等人,以其專業治理經驗分享彼此治校的看法,作為大為推展國際交流的參考。
威德大學校長張益(釋菩明)肯定,這個論壇的目的是讓所有佛教大學相互分享和共存,將各自擁有的各種資訊聯繫起來。如此的聚會本身就是在開始建立這樣的網絡以及對未來佛教的關注。
張校長憂心,在現代文明快速發展下,佛教的發展受到衝擊,一旦疏離了現代社會, 佛陀教法能否繼續下去是個隱憂,身為佛教大學應想出一些對策方案,培養年輕人才找出解題的線索。
駒澤大學禪文化研究所所長/前校長石井清純說明,該校辦學理念是以佛學佛法立學的大學,建立為一吸引力大學,回到當下就是「力行禪的精神」,以「智慧」、「慈悲」、「自己」為螺旋循環,從智慧開始, 往下走是慈悲心,對社會傳授知識,就能自利利他,變成驅動力。但也可以逆時鐘方向,轉知識成智慧,尊重每個人獨特性和價值觀,「坐禪」這門課在該校是深受學生歡迎的。
皇學館大學副校長河野訓提到,該校成立全球化促進委員會,執行學生的海外語言培訓制度,目的要讓更多學生前往海外留學,實行向外傳播文化的目標。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將居住地區產生的問題當成自己的課題,從體制上提供協助並培養有用的人才,雖然該校是小型大學,能為國際培養有貢獻的人
東國大學副校長李觀濟分享東國大學國際交流經驗,該校有2000名國際生,70%國際生係來自中國大陸,旨在培養具全球視野的公民。由於明年中學和大學錄取人數相近,學生數將減少20%。必須開放大學校門,引進國際生,或設立學術學程,乃至努力往東南亞招生。本現已設有越南文網站,盼藉由此論壇能有新想法,以解決高等教育面臨的困難。
匈牙利佛教大學校長Jelen Lajos János 則指出,高等教育在國際交流上應增進學生、教職員的國際移動力,並能作為專門機構,且科技扮演核心角色,並能創建和維護社區的教育。他並提出,提出夥伴關係發展的四種模式(Four Models of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一、推進機構任務,例如聯合研究;二、擁抱多元化的伙伴關係,例如與政府和行業合作;三、統整科技與實驗學習,例如學生展示;四、吸引教職員工,例如聯合行動計畫,並能建立互信。
佛光山系統大學校長暨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為強調,本次論壇即是一種交換治理意見,以及國際交流的展現,而與會者的到訪無疑展現了全球化的行動力。(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