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佛光山系統大學國際化的實踐 第二屆大學校長論壇 海內外學者分享國際交流經驗

  • 2017-11-05
  • 佛光大學
 (佛光大學/佛光山報導)佛光山系統大學主辦的「2017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114日舉行第二場論壇,主題鎖定「大學的國際交流」,與會的各國大學校長和學者提供經驗分享,皆認為國際化是大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除了廣度外,更要重視交流的深度,才能提升大學的競爭力。
 佛光山系統大學是台灣第一個跨國際的系統大學,包括美國西來大學、台灣佛光大學、南華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和菲律賓光明大學,都是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一手創辦。佛光山系統五所大學資源共享,本身就是一項國際化的實踐。這場來自十六國、地區,四十幾所大學的校長、學者代表與會的論壇,對於大學的國際交流,自然提出不少寶貴的經驗和分享。
 上午舉行的「大學的國際交流」分為兩個場次,第一場由泰國國際佛教大學校長魏查理主持,引言人有大陸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澳洲南天大學校長勒夫格爾夫、德國哥廷根大學東亞研究所施奈德所長。
 李利安院長表示,當代大學如果沒有國際交流必難以生存,自一九八零年代以來,大陸經濟發展迅速,隨著國際化潮流,擷取西方之長,保留獨到的學術體系和佛教體系,如此也必有利於話語權的提升。
 南天大學勒夫格爾夫校長說,「冥思教育」(Contemplative Pedagogy)對學生有幫助,能增加慈悲心和增進人與人的互動。他與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都肯定正念禪修課程,對於穩定學生情緒和增強學習能力有正面貢獻。
 施奈德所長指出,國際化提供學生認識不同文化的契機,而學習語言才能真正進入不同的文化和歷史畛域。國際化不是英語化,而是要多語化。現今不少學生出國交換只是半年,其實大家要慢下來,而不是遊客式的體驗,甚至要學習當地的語言,才能將國外的經驗融入自己的學習。
 「大學的國際交流」第二場則由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校長馮克主持,引言人有英國肯特大學教授梅爾、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教授楚芬格妮、華梵大學主任秘書簡江儒三人。
 梅爾因為研究現代佛教而認識佛光山,他說,佛光山的精神就是慷慨、讚嘆他人與和諧生活。星雲大師說,佛教就是真理,因此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實踐。楚芬格妮認為,大學要發展國際化需要長遠的規劃,有助於提升學術聲譽。簡江儒則看到不同世代對國際化的選擇,是一種追求壯遊的體驗,同時也是提升外語學習動機的途徑。
 與會的校長和學者們也認為,大學的國際交流需要資金的挹注,各個國家、地區大學提供的資源和獎學金,其實並不足夠。如何取得各方的共識和爭取各種資源,可能也是提升大學國際化程度重要的課題。(20171104佛光大學徐明珠、牛隆光、郭文耀、周俊雄佛光山報導)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