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佛大佛教學系行門課程 修行更有真實體會

  • 2025-01-17
  • 佛光大學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佛光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113學年度第一學期行門課程,1月12日至17日於佛光山展開,涵蓋禪修、抄經、出坡、主題開示等,60名學生參與。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以及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主題開示,佛光大學執行董事永本法師勉勵。課程由佛教學系行持課程教師慧勤法師帶領,17日清晨並與佛光山全山大眾出普坡。

15日晚間於如來殿梯型會議室,心保和尚為大家闡述,佛法要靠體驗,體驗出世間的智慧,第一就是要體驗到無常,真正體驗到無常,才能照見五蘊皆空。第二就是要能無我,如此證得解脫就很快,證得須陀洹,破除身見。佛陀教導欲證得須陀洹須修習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五戒十善,人天果報,皈依三寶不會墮入惡道。在回應提問中,提到弘法必須知道現代的趨勢、年輕人的想法。當愈多人信仰佛教,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這是大家要對佛法要有的信心。

16日慧傳法師以其著作《慧心傳道覺有情》為題,從在佛光山普門中學執教經驗,了解到許多事,現在回頭看來都是養分。1991年擔任中華佛光協會副祕書長,凡事親力親為,像是開會自己在黑板寫板書兼司儀,養成面對什麼情況都能從容應對。在弘法歷程中也遇到許多險惡,更要有定力與智慧。分享他所見到的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早年大師在海外演講時,許多外籍人士拿下翻譯機,覺得反而可以聽懂,因為他們看到大師的舉止言行所流露的慈悲柔和 。

13日於雲來集,與佛光山佛光大學114全校社團幹部訓練一同,聆聽永本法師勉勵。永本法師對佛教學系提供修行上的建議。要能心如明鏡,不被外境所擾。隨緣應物,處處是道場。處處皆如來,眾生皆有佛性,在弘化過程中,可以逐漸體悟到眾生皆有佛性,將所有人都當做未來佛。

13日晚間慧屏法師與大家交流分享,每天懂一點,總有一天會大徹大悟。學佛要學得清楚明白,要離苦得樂。如果覺得生活中對任何人事物都看不順眼,那就是佛法不夠。在佛光山很忙碌,但如同大師說的「忙就是營養」,這也是快速成長的道路。

大二的本清法師分享,過去認為修行就是要吃苦,但是從這次可以感受到什麼是大師的「四給」。關於禪坐,言語指導都能聽懂,但實際不知從何下手。慧勤法師指導觀呼吸,沉靜下來才能看到自性大海。以及當了解因為一直在分別所以才會感到苦,當下恍然大悟,在禪修中漸入佳境。

大一的陳宥蓁第一次參與行門課程,也是第一次到佛光山,表示在交流座談中,可以彼此分享,並且真正將課堂所學提出討論。當初因為對「法」很有興趣而進到佛教學系,相較於過去從語言文字認識,在佛光山讓他對「佛」與「僧」,有了更真實的感受。

大二的陳李華玲分享,學習到「無我」才能行六度。大師說的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對我錯,讓他感到很受用,是學習無我很好的方向。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