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佛大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研討會 匯聚佛教學術國際化能量

  • 2015-10-06
  • 佛光大學
 (宜蘭訊)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學院主辦,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之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3日於宜蘭礁溪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辦。該項研討會在校長楊朝祥主持下隆重開幕,與會學者專家進行兩日的「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大型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展示「維摩經梵漢對譯研究」、「東亞維摩經寫本考察」、「維摩經音義綜合探究」、「維摩經的宗教詮釋學」、「維摩經歷代文獻疏證」、「東亞維摩經關於文學與美學史之論繹」等六大專業,為維摩經與東亞文化開拓更多元的視野。
 楊朝祥校長於開幕式指出,佛光山重視文化與教育,而人才的培育需要大量的學術研究來支撐,這是在佛光大學成立佛教研究中心的本意。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表示,佛教研究中心是校級單位,「為研究漢傳佛教的國際學者,提供最專業與豐沛的服務」。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謝大寧教授希望能夠於十年之內,「匯聚各路英雄好漢,建構國際性漢傳佛教的研究平台」。而在漢傳佛教的範疇內,慧開法師也進一步指出,中國歷代祖師大德判教,「無不判《維摩詰經》為殊勝」。於今推動學界對《維摩經》的重視,聚焦探討《維摩經》與東亞文化,顯示了重要的現代意義。
 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期許透過研究計畫,達到學界的「群聚效應」,讓漢傳佛教的研究「從邊陲到中央」,帶動質與量的提升,對於與會學者在颱風重創校園,風雨仍然不止之際仍然歡喜地參與佛教學院的研討盛會,以清代學者孫星衍語「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來表達謝忱。其更提到西方大學的淵源是修道院,中國書院的前身是禪院,顯示大學本來具有濃厚的「書院」本色。今後要打造佛教學院,成為佛光大學書院精神實踐的模範。
 研討會除了在佛光大學進行兩日密集的議程外,更特邀日本梵漢對譯研究專家辛嶋靜志發表主題演講「觀世音與觀自在」。辛嶋靜志稱讚中心在建構及發展漢傳佛教研究方向的高瞻,「透過研究漢語佛典,能夠讓我們了解從二世紀到十一世紀大乘佛教的變遷」,其並盼日後能夠常跟佛光大學交流,「一起推動佛教二十一世紀文獻學的發展」。主辦單位並以《貧僧有話要說》、《貧僧說話的回響》、《星雲智慧》、《佛光山2015我們的報告》等與學者結緣。
 與會人員有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日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長辛嶋靜志教授、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兼佛光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處長謝大寧教授、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華梵大學校長高柏園、嘉豐出版社負責人林光明先生、德國萊比錫東亞研究所長柯若樸教授、台灣漢譯西藏大藏經協會理事長智懿法師、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張弘教授、韓國東國大學HK金天鶴教授、南華大學文學系兼敦煌文獻學專家鄭阿財教授、日本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員西野翠教授、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龔雋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越建東教授等200名學者及觀察員。
(撰文:釋知文/圖:張桂菊)
This is an image

德國萊比錫東亞研究所長柯若樸教授與主辦單位萬金川院長、陳一標主任互相交流。
This is an image
楊朝祥校長主持開幕式。
This is an image
慈惠法師代表佛光山,歡迎與會嘉賓。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計畫主持人兼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發表對佛教學院的期許與願景,期望未來佛教學系能成為佛光大學的靈魂學系。
This is an image
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3日於宜蘭礁溪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行。

This is an image
辛嶋靜志主題講演「誰創造了大乘經典─大眾部及方等經典」。

This is an image
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This is an image
辛嶋靜志教授(左)與柯若樸教授(右)相談盛歡。
This is an image
主辦單位、貴賓與與會人員一同共享晚宴豐富餐點。
This is an image
10月2晚宴豐富餐點。
This is an image
龔雋(左)與越建東(右)10月3日參觀蘭陽別院甲子紀念堂。
This is an image
10月3於蘭陽別院貴賓與與會人員全體大合照。
This is an image

辛嶋靜志教授與觀察員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