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騰老師闡述,發起「百膳孝為先計畫」是一種將傳統孝道觀念與現代家庭生活需求相結合的創新實踐作為。強調孝道不僅僅是單向的子女對父母的孝順,而是雙向的互相尊重與關愛。成年子女與年長父母從廚藝互動中獲得滿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最簡單的盡孝,就是真心的陪伴父母共餐,並將這份愛擴展至對所有長者的關懷。因此,「百膳孝為先計畫」乃是以孝為始,以家為本,從最基本促進和諧的「家庭倫理」關係做起,非常契合中研院葉光輝教授之「華人孝道雙元模型」內涵,滿足現代家庭教育的需求,是一種建立和睦家庭的好辦法。更期待能將愛擴展到「群己倫理」、「動物福利」、「韌性農業、綠色保育、產地到餐桌之清淨蔬食」,形成因孝行而落實健康與永續生活的時尚方式。
施建瑋老師表示,他與廚藝社的同學們全力支持這項富有意義的倡議。他帶廚藝社的同學們,精心挑選宜蘭在地有機友善食材,精心製作一道道健康、養生的蔬食料理,讓慈心家庭享受歡樂幸福食光。現場洋溢著歡樂幸福的氛圍,家人與朋友之間互動溫馨,令人由衷感受到愛的力量。此外,施老師設計的食譜不僅在現場受到長者的喜愛,回家後也能輕鬆地重覆再現,讓父母享受到色香味俱全的養生健康料理。他認為「百膳孝為先計畫」所帶來的影響是多層面的,不僅重新定義了孝道,更強調了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尊重與關愛,是一項教學實踐創新,也是一種文化復興。
吳雪美課長解析,這項計畫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一頓共享的美食。「百膳孝為先計畫」不僅是一種孝道的新詮釋,也是一種將愛從家庭擴展到社會、環境、大地的生活方式。非常歡喜周老師倡議的「孝悌健康、敬老懷幼、護生永續」與慈心基金會的「一念慈心,萬物歸仁」理念相應,皆強調以仁愛與慈悲的心來對待所有生命,對生命的尊重和保護。本計畫巧妙的運用一種永續時尚、活潑互動且自然而然的方式,可以讓更多人願意從家庭開始盡孝。期待本計畫能推廣到全臺灣每個角落乃至於所有華人世界,從孝親感恩進而推己及人,與社會、環境、大地友善相處,創造健康和樂的世界。


圖1 佛大與慈心共推「百膳孝為先」,薪傳孝道新風貌

施建瑋老師與廚藝社的同學們全力支持這項富有意義的倡議


以孝為始,以家為本,從最基本促進和諧的「家庭倫理」關係做起




紅藜盆栽沙拉(蛋素)、鮮蔬飄香燉飯(全素)、小松菜麵包濃湯(奶素)、茶點與甜點(蛋素)



周老師、施老師、吳課長談論韌性農業、綠色保育、產地到餐桌之清淨蔬食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