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系/礁溪報導)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在11月30日,於礁溪鄉龍潭湖及仁愛之家,配合縣政府「2014年宜蘭縣國際身心障礙者系列活動」,舉辦「菩薩與義工」活動。由永東院長、佛教學系學會幹部,一同帶領本系大一同學共34位,參與推動身心障礙朋友輪椅遊湖活動,龍潭湖當天由宜蘭縣政府舉辦,本系同學配合當天活動除了幫忙身心障礙朋友們推輪椅外,陪伴及慰問他們,並宣導愛心及服務弱勢團體發揮大愛精神的重要,小小貼心的舉動,可以帶給人們心靈富足的歡樂。
當天一位值勤警員表示:「我服務警界已經20多年,很難去做到佛教的心靈淨化,面對長官上級層層的壓力,種種辦案層面的障礙,本身不容易透過佛法來淨化心靈。」引述星雲大師曾說:「老二哲學是慈悲忍耐,有佛法就有辦法!善人要度,惡人更要度,然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如果你每天給予罪犯心靈輔導,社會是染缸,越複雜我們就要愈簡單,而各行各業都有說不完的苦,我們要學會知足。」警員也好奇表示:「佛教學系的畢業出路是什麼?」陳惠琪同學妙答:「我們不擔心失業,因為各行各業都很需要慈悲與智慧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固守人性回歸本真的昇華!」
宜蘭縣政府社會處陳小姐表示:「宜蘭縣政府意識到弱勢團體及殘障團體,都應該走出去。舉辦今天的園遊會,讓社會看見殘障者的需要,可惜媒體欠缺報導,而我們都沒有受到人力支援與資金聲援,更沒有人體驗我們真正的辛苦。而太鼓團體都是遲緩兒,自立自強學習專業表演,一來健身,可增加孩子智能,物資還可自募自售,一舉二得。」本次活動服務學習中,讓學生提高社會意識使命感,也是目前社會時代迫切需要的,希望得到重視,如重視老人慈善弱勢服務、多培養傳播媒體的學生等,發揚光大慈善,遠慮未來,家家戶戶健全善良風俗,端正倫理視聽。社會各個單位相互支援與扶持,政府單位也應一一給予關懷鼓勵,傳播媒體要正確報導社會的一環,形成一股善良風氣與良善的循環。
當天下午轉至宜蘭縣礁溪仁愛之家為老人表演服務,仁愛之家的阿公阿嬤有些是早晨受託照顧,夜間回家團圓,提供相當人性化服務。本系參與服務同學,以分組方式為阿公阿嬤唱歌、跳舞及演戲等,為阿公阿嬤送上滿滿幸福及製造歡樂。同學們也剪貼製作一顆顆粉色的愛心,正面分別寫上:「平安光明,貴人幸福,幸運和諧,快樂富貴」;背面全寫滿著:「長壽」,手剪厚紙箱,製作小熊、青蛙、白兔當頂冠及手杖,同學們邊唱邊跳進場,並用愛心及巧克力,於佛前唸誦心經及大悲咒,再分送歡喜給大家。
同學們共同分享佛法:「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以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剎那間阿公阿嬤的淚眼透露出了幸福的感覺,鼓勵老人家追隨三寶善知識並共舞青春,並由真盛法師及德明法師演唱著:「南無阿彌陀佛越南佛歌」氣氛有種特別的情感,感動著人性光耀,同學們在覺參法師的祝福中,感到可愛又溫馨,並叮嚀我們下一次見面,希望可以看到每個同學都得以成長。(20141211)
(撰文:陳惠琪/林珆珮、圖片:蔡佳臻/卓育銘)
礁溪龍潭湖由釋永東院長及系學會幹部帶領大一同學進行服務學習。
宜蘭縣政府社會處舉辦「2014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系列活動」。
大一服務同學熱情參與。
至龍潭湖為身心障礙朋友推輪椅遊湖活動。
至龍潭湖為身心障礙朋友輪椅遊湖活動。
為仁愛之家老人表演服務。
大一同學熱情跳舞表演。
製作可愛動物造型頂冠及現場帶動活動。
仁愛之家阿公阿嬤熱情參與。
發送祝福愛心小卡片及歡樂唱誦。
大一服務學習圓滿結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