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孝親旅遊倡議 以孝為始 以家為本 建構幸福的學習型城市

  • 2017-11-30
  • 佛光大學
 (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報導)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推動106年宜蘭縣學習型城市,1126日在三富休閒農場與武當祖廟臺灣第一行宮外澳接天宮,舉辦「孝親旅遊倡議」。參與活動的成年子女與銀髮父母們,在上午生態導覽中,從生動活潑的解說看見動植物的愛。農場精心準備養生蔬食料理,中午用餐時間與長輩分享健康飲食及知識。下午親子共同以木工技巧來創作柚木吊飾,用電烙筆在柚木烙上感恩小語。傍晚到外澳接天宮賞析廟宇建築特色,了解武當孝道文化,最後以毛筆書寫經典名句於祈福卡紅包,送給自己親愛的父母。一日孝親旅遊在親子互動、親密陪伴、共遊樂學中劃下圓滿句點。
 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周鴻騰老師說,孝親倡議的中心思想是根基於儒家孔孟「親親、仁民、愛物」的理念,並落實於家庭學習活動。由他發起,協同在地宜蘭縣頭城農場、三富農場、那山那谷農場、接天宮、三清宮等教育夥伴,共同設計充滿幸福感與意義感的孝親遊程,讓民眾陪伴親人共享家庭天倫之樂時,進而體認不同的對象給予溫馨合宜的愛,把愛「推恩」出去,關懷社會弱勢、關懷環境永續,實踐仁愛精神。
 周鴻騰老師表示,解決當前家庭失和、社會動亂、環境問題與價值扭曲,其根本之道乃是喚醒人們的孝敬心與報恩心。孝道是儒家、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共通的普世價值,以中華文化思想資源(五倫、六倫、七倫)作為根本解方,來改善當下與未來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因此,孝親倡議的願景,是建構孝親感恩、敬老懷幼、護生永續的幸福城市,也是建構和諧社會的根基。
 推動孝親倡議的實務上,主軸是透過跨領域連結,形成教育夥伴關係,統整宜蘭縣在地休閒農業、宗教與人文資源,將「親親、仁民、愛物」的思想資源融入在「生態導覽解說、柚木工藝創作、祈福卡紅包」等學習單元中。以家庭為對象,在樂學與共享的氛圍下,增加親子身心靈健康、親密感,進而達到社會關懷、環境關懷與幸福感。而教育夥伴關係亦有助於宜蘭在地生態休閒農業與宗教文化觀光的永續經營,並持續推動孝親實踐。
 三富農場陳漢欽老師表示,許多自然界中與親子關係,具有連結性與意義性,例如:動植物資源連結成語「椿萱並茂」,「椿」是香椿,用以象徵父親;萱草是金針花,用以象徵母親,椿萱並茂的文學意涵是父母健在的祝賀詞或祝壽詞。又如莫氏樹蛙父母親合力製造卵泡,用以保護他們的幼卵,並把卵產在鄰近水邊的位置,細心為後代的生存發展著想,這樣的用心就如同我們父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一樣,相當奇妙有意思。
 三富農場張孟哲老師表示,柚子是三富起家的根本,也是我們充滿無限價值的創意資源。整株柚樹從花、果、皮、枝、籽都可以加以運用。製作茶飲、果醬、蛋糕、餅乾,甚至實用的藝品等。此次孝親遊程採用修枝取下的柚木,讓親子共同創作感恩吊飾,不僅蘊含「保佑」的意義,吊飾內部還巧妙的隱藏了感恩小語,讓平常愛在心裡口難開的親子,有機會透過木工吊飾傳遞彼此的心情話語,是非常溫暖的一項工藝設計,也讓親子一同擁有的美好記憶。
 連結生態與宗教人文的一日遊程,全體成員在廟宇為父母祈福,以毛筆書寫經典名句於祈福卡紅包中,再送給親愛的家人。這深刻的蘊意,是傳達我們不僅要奉養父母的物質生活,更要讓父母安心與快樂,進而能延續父母的助人善行,努力去回報父母恩、社會恩與大地恩。以孝為始,以家為本,從最基本的家庭倫理關係做起,然後將孝道意義與內涵擴展到「群己倫理」、「環境倫理」,形成一種因孝行而落實敬老懷幼、護生永續的生活實踐。(20171130
(文: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周鴻騰助理教授/圖: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陳佳毓、趙書聖)
This is an image

孝親旅遊倡議的願景、內涵與實踐原則
This is an image
從生動活潑的解說引發學習興趣與好奇心
This is an image
成年子女陪伴父母輕鬆的賞析大自然中的奧妙
This is an image
昆蟲特殊的氣味能開啟學習者的感官與驚奇心
This is an image
親子動手設計柚木吊飾的外表與內在
This is an image
柚木吊飾隱藏了感恩小語富涵「保佑與報恩」的意義
This is an image
柚木吊飾傳遞感恩,一同擁有的美好記憶
This is an image
將孝道意義與內涵擴展到「群己倫理」、「環境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