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系/報導)中國敦煌學、佛教文獻學術泰斗,上海師範大學方廣錩敎授於3月15日蒞臨佛教學系密集授課,受到師生們熱烈歡迎。課程期間星雲大師更是親自來電問候,方教授對此表達謝意與敬重。
方廣錩敎授這次以「漢文佛教文獻五講」為主題授課,延伸五個子題:(一)學術研究與學術資料。(二)疑偽經與文化匯流。(三)藥師佛探源。(四)對中國佛教研究的幾點思考。(五)漢文大藏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對當代的漢傳佛教研究現況提出針砭,並且以其所編着的各類敦煌佛教文獻第一手資料為依據,印證其譲人耳目一新的觀念,其間穿插許多幽默比喻,學生不時莞薾,上課氣氛輕鬆愉快。
方敎授以其三十多年敦煌研究經歷,堪稱敦煌學研究的第一把手。曾任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副主任,目前任教於上海師範大學,同時兼任許多佛教研究機構職務,包括:中國社科院敦煌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常任研究員,中國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客座教授兼研究生導師,中國敦煌吐鲁番學會理事。其專著佛教相關書籍、編纂佛教文獻、工具書、翻譯佛教經籍等不下百餘種。
方敎授於講座一開始即以「為何敦煌文獻被遺留置於敦煌藏經洞?」為題,提出「廢棄說」的看法,他認為敦煌文獻實際上是隋朝至北宋時期,佛教經文等文書被抄寫(抄寫功德、抄寫錯誤、備份等等因素)過後,因為中國人傳統重視文字、紙張的傳統,而被意外保留。他以各種文字、圖像、地理等證據反駁當下流行的敦煌文獻「避難說」的看法,其中種種推理、可謂精采絕倫。也為研究生們如何處理研究問題、資料收集與論證方法上了寶貴的一課。
另外,方敎授對於各種漢傳佛教目錄有關疑偽經部分,也提出了相當特別的看法,他認為西方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跟中華文化有了相當程度的融合,甚至文化交流的發展狀況下,而將中華文化傳入印度,然後成為佛教經典又回傳至中國,被翻譯成為佛經。這就是有些佛經中含有類似中國儒家制度等等特點的可能原因,而後人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可能將這些經典誤認為是偽經。而有關佛教密教部分甚至可能受到中國道家的影響。這些觀點事實上為漢傳佛教開創新的史觀,讓同學們對於漢傳佛教經典的發展有新的啟迪。
佛教系研二蔡彬晨同學對於這次方教授的來訪感覺到興奮,他認為能親身認識到中國敦煌學、佛教文獻學術泰斗方廣錩教授,真是三生有幸。方教授謙謙君子的治學態度與學術涵養,實在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希望佛教學系以後能多多邀請這些佛教學術界的巨頭來系上演講,如此必能開闊佛教學系同學們的研究視野與水準。
來自中國的研究生龔軼同學這次全程參與,他認為,方教授這次授課內容值得系上研究生們細細思索,他說老師30年沉浸在敦煌學研究之中,對於敦煌佛學研究的功力無比深厚,這次上課只是牛刀小試,同學們應該抓緊機會提問,甚至應該跟老師建立聯絡管道,這對未來學術研究有絕大助益。
因為時間不足而無法提供學生提問,方教授對此感到抱歉,希望下次有機會再來到佛光大學,跟同學做更密切的討論。但瑕不掩瑜,這次授課順利成功。(20150324)
(撰文:俞明仁)
佛教學院釋永東院長為此講演引言。
方廣錩教授。
方教授為同學帶來許多不一樣的教材。
方教授之授課內容相當精采,座無虛席。
下課時間仍有許多同學把握機會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