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羽伶/宜蘭報導)畢業於佛光大學傳播研究所、目前任職於正聲廣播電台宜蘭台的李蘭欣,最近以肯納症的孩子為報導對象,用「星願」主題獲得2014第六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的「社會前進獎」。才踏入廣播界一年九個月的李蘭欣就榮獲如此佳績,她自己感到意外與驚喜。
李蘭欣表示,當初「星願」的製作發想是來自於一群肯納症的孩子們。而會認識肯納症是以前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當公關的時候,有一次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帶了宜蘭縣自閉症者福利協進會的孩子來辦公益活動。那時她在旁邊紀錄、拍照,一開始被孩子們的大吼大叫聲嚇到,因為她並不了解那些孩子的症狀,所以覺得很害怕。
後來在某個活動橋段,請孩子畫畫的時候,發現每個孩子都很認真的在畫畫,頓時鴉雀無聲,之後看到他們專注地在他們的創作上。對比剛剛孩子們大吼大叫的情形,而且自己對畫畫很笨拙,讓她對這些孩子產生好奇心。後來也慢慢了解原來他們是肯納症的孩子,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但是對於藝術方面的天分非常好。也才發現原來宜蘭還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可是他們的天賦並沒有被發現。所以就想透過星兒─吳起良為起點,幫助那些父母把肯納症的孩子都帶出來。
李蘭欣目前已在正聲宜蘭台工作一年九個月,她負責的工作一半是採訪新聞、新聞編輯,另一半則是目前負責三個廣播節目:「幸福週報─愛的進行曲」、「環保 I Touch」,以及「生活萬花筒」。在負責這三個節目以前,還有蘭「陽銀髮好樂活」這個節目。但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她認為,不只是老人家的議題需要被關注,還有其他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從不同的面向去了解,所以就把這個節目停了,改成現在的「愛的進行曲」。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李蘭欣有了關懷肯納症孩子們的構想。
李蘭欣說,在輔仁大學就讀大眾傳播系時,大三去實習後覺得很難過,不懂為什麼學校學的理論跟實務上都不一樣,所以那時候就告訴自己以後千萬不要進媒體業。但是研究所畢業後,在一些因緣巧合下,進入到了宜蘭聯禾有線電視台當記者。
不過因為那時還年輕,對工作抱有很大的熱誠,所以後來覺得有很多力不從心的地方後,就離開了宜蘭新聞電視台,換個跑道去宜蘭傳藝中心當公關。之後又轉到廣播業,一方面是因為剛好有缺額在徵人,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電視台新聞是屬於純新聞,很難有自己可以發揮的空間,而在廣播電台的話就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節目,不會像在電視新聞一樣受許多限制。
李蘭欣表示,有其他人認為她之所以能在這次的比賽勝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她已經跳脫出媒體報導的藩籬了,她幾乎已經做了整合行銷的工作。她說,自己其實在做廣播方面的經驗其實沒有很多,她只是想為孩子盡一份心力、很真實地把她幫孩子們的事情做個紀錄,所以她自己也很驚訝能夠在各個前輩中勝出得獎。
李蘭欣建議學弟妹們,未來出社會後,在工作上多觀察、人際關係上要多圓融。畢竟職場並不是學校,同事們不見得有義務要教你、保護你,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要先有心理準備。不管怎樣一定要一本初衷,想想當初念傳播系、進傳播業,想要的是什麼?想學的是什麼?想發揮的是什麼?
李蘭欣說,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學校比較單純,到了社會、進了職場,也許我們會變得比較功利、社會化,但在這些都改變之前,我們應該想一下自己的初衷,這個心念很重要。(20150107)
(採訪寫作指導老師:周俊雄)
正聲廣播公司宜蘭記者兼主持人李蘭欣,畢業於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第二屆。
從事廣播工作一年九個月,李蘭欣獲星雲真善美新聞獎,她感到意外與警喜。
李蘭欣(左)在播音室接受佛光大學播系學妹鄭羽伶專訪。
工作中的李蘭欣。
李蘭欣與受訪者合影。
李蘭欣(中)在員山生態教育館訪問解說員。
李蘭欣獲頒2014星雲真善美傳播獎。
正聲電台主管和同事參加頒獎盛會,分享李蘭欣的榮譽。
李蘭欣(右)與採訪記者鄭羽伶合影。(李昀/攝影)
(圖片:李蘭欣/提供及李昀/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