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俊雄/雲南昆明隨隊採訪報導)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七月九日率副校長劉三錡及全校重要主管拜會雲南大學蕭憲副校長,雙方並舉行會談。由於兩校今年五月已經簽定學術交流協定,此次楊校長等一行人專程前往雲南大學訪問,顯示佛大非常重視與雲大的實質交流進展。
雲南大學副校長蕭憲首先介紹雲大發展沿革與現況,他說,雲大創校於1922年,最初是雲南省都督唐繼堯創辦的私人學校,後來轉給政府。抗戰期間,1937年至1946年為雲大發展高峰期,主要是當時北大、清華與南開等大學轉到昆明成立西南聯大,當時許多優秀師資南遷到昆明,使得一旁的雲大也跟著受惠,有許多名師進入雲大任教。1946年,大英百科全書曾經將雲南大學列名全中國最優大學前十五名。1958年,雲南大學實施全盤統整與系所支解,相關科系分別籌設昆明理工大學、雲南農業大學、昆明醫科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經過二、三十年努力,雲大又是一個科系齊全的大學,目前在全國兩千多所大學和學院中,雲大排名五十四到五十六,未來目標為前五十名。
蕭憲副校長說,雲南大學現有學生人數三萬二千多人,其中碩博士研究生約一萬五千多人,本科生一萬六千多人,教職員工三千人,雲大老校區五百多畝,新校區有四千多畝。雲大未來將加強海外學術交流發展,尤其是台灣與香港,雲大相對國際化程度比不上港台。雲大希望提高學生到境外學習的比例,由現有的百分之三,未來增加到百分之五。目前雲大與佛光大學約定每學期有五名交換學生,希望逐年能增加人數到十人或更多。
楊朝祥校長在介紹佛光大學現況與特色指出,佛大創校逾十四年,但校務發展迅速與穩健,此次雲南大學之行,包括副校長劉三錡、教務長楊昌裕、學務長柳金財、研發長謝大寧等多位主官同行,更表示佛大重視與雲南大學的學術交流。楊校長也帶來星雲大師對雲大的問候,大師去年十二月訪問雲南,曾在雲南大學發表演講,造成轟動一時。
楊校長說明佛大特色,包括加強國際化發展,尤其佛光山全球有二、三百個道場和分支機構,現有國內外五所系統大學,佛大學生可以到西來大學參加二加二計畫,或與其他的美國大學的三加一或三加一加一留學計畫;目前佛大學生課程學習並非單一專長,可以跨系、跨院、跨校和跨國選課,學習雙重領域專長。佛大也積極發展成為一所現代的書院型大學,師生互動密切良好。
楊校長也說明他本人參與兩岸學術交流政策執行制定,最早自1996年至今幾乎每役必與,他認為,兩岸建立學術交流與教育文化發展,是促進兩岸共識與發展最重要的一環。
與會人士包括雲南大學港澳台辦公室主任于欣力和文化產業研究院長李炎等多人,楊校長一行人參觀雲大校園內具有四百年歷史的前清科舉考試會場,包括至公堂及東陸書院,對於雲大具有悠久歷史的發展與學術成就深表敬佩。
雲大文化產業研究院李炎院長也說,去年曾訪問佛大並與創意科技學院翁玲玲院長簽訂院級學術交流備忘錄,楊校長特別希望提升雙方合作至校級協定,今年五月中即簽訂校級合作計畫協定,楊校長更親自到訪,翁玲玲院長也將於七月中旬到雲大參加學術活動,雙方將針對台灣原住民族和雲南少數民族議題研究加強學術交流合作。
促成這項交流參訪活動的幕後的佛大研發長謝大寧表示,他身兼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身分,這幾年推動學術交流活動積極走訪大陸各級台辦,特別獲得北京台辦重視與肯定,前年佛大參訪團赴揚州與南京訪問,去年到蘭州與敦煌參訪,加上今年的雲南昆明之行,皆是以兩岸統合學會名義應邀組團,實質上是落實佛光大學與各高校的密切交流互訪。
楊校長等參訪團一行共二十八人,是在八日從台灣飛抵昆明,首先由雲南省台灣辦公室副主任段俐娟和雲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秘書長王德勝熱情接待,段副主任特別引用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介紹雲南省六大特色,包括地形地貌多樣性、經濟發展類型多樣性、氣候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民族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希望楊校長等多多認識雲南,並加強雲台各項學術教育和文化交流發展。
楊校長等一行參訪昆明市區與拜會雲南大學之後,稍後將轉往中甸(香格里拉)和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著名古城麗江和大理等地參觀訪問,於十四日返台。(20140709)
(撰文與攝影:周俊雄)
參觀雲南省著名的滇池。
雲南省台辦副主任段俐娟(右二)在歡迎會上致詞
雲南省人民政府台辦副主任段俐娟(右)致贈楊朝祥校長紀念品。
參訪團在雲南省台辦雲台會館前合影。
參觀昆明市金碧路金馬與碧雞牌樓夜景。
佛光大學楊朝祥(右三)與雲南大學副校長蕭憲(左二)進行對談。
佛光大學與雲南大學正式會談。
雲南大學副校長蕭憲(左二)等主管與佛大參訪團座談。
楊朝祥校長(右)與雲南大學副校長蕭憲共同展示兩校學術交流協議書。
兩校交流座談之後合影留念
雲南大學校園綠草如茵,參觀團員不禁臥倒拍照留念。
佛大楊朝祥校長(左)與雲大副校長蕭憲(右)在校園鐘樓前合影。
參觀雲南大學東陸書院。
參觀雲南大學東陸書院。
參觀雲南大學校園
參觀雲南大學校園
參觀昆明市翠湖公園拾翠文化中心。
張瑋儀老師(左)與學生穿著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攝影留念。
楊朝祥校長一路攝影記錄考察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