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院萬金川院長於開場時致詞,分析佛教最初經典《阿含經》與繼之開展的阿毘達磨、大乘論書,前者思想、語言淺近,後者繁複,各有風光。院長以《阿含經》為喻,描述《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用語親切、讀來不費勁,但「其背後思想並不簡單」,期許同學超越述而不作的究學心態,應嘗試以阿毘達磨及大乘論書的風格,去鑽研書中各章節淺近思想背後的深奧理論,展現佛學系的學術專業。
萬院長並以山東鴨梨「甘甜易食無渣」、橄欖「咀嚼初澀後甘」、核桃「想方設法破殼而吃到桃仁」為類比,深刻陳述「用對讀書方法,才能讓書的意趣豁然顯現。」
本活動首先禮請佛光山資深弘講師永文法師展開演說。師以《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二章「佛陀的人間生活」為主題,闡述佛陀在世間出家求法、成立教團、一日生活、度化弟子、利生服務,樹立人間生活典範,敷演從「求佛」、「信佛」、「學佛」到最終「行佛」的生命昇華密碼。
永文法師叮囑同學,「不要把六度看作遙遠的神聖修行,其實它是生活教育,生活即是修行!」對於同學提問「老師如何在長期罹患痼疾的困境中,堅定人間佛教的信仰?」師舉星雲大師與其師兄慈莊法師的事例,精闢地妙答「寬心是疾病的剋星」。
第二階段「大師說˙我說」座談會,由佛教學系謝喬茹、李品泰主持,邀請佛教學系劉珈妗、釋祖齊與陳銳文等擔任與談人,同台暢談他們在異地成長歷程中如何探索人間佛教價值。
阿根廷籍的劉同學生動地將人間佛教喻為「生活中的google」,指出人間佛教思想是征服生命逆境的錦囊:「我在叛逆期,從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體得『服務』的意義,拾回生命自信。」
緬甸籍的祖齊法師則分享他在逆境時會省思星雲大師的法語:「能夠自覺改過者,縱使別人不教,他也會自我反省而超越」與大眾共勉。為了追隨人間佛教21世紀的根源地、從香港來台求學的陳銳文,則坦白因為人間佛教,讓他在生活中不斷覺察自己「嗜懶」習氣。他們的經驗分享,頗博得聽眾共鳴!
最後進行《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徵文競賽頒獎。邀請佛教學系闞正宗老師、曾稚棉老師、郭朝順老師,以及佛光山百萬人興學委員會主任妙謙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執行長妙光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滿義法師、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菲律賓光明大學教育中心主任妙心法師及永文法師等,擔任審稿人。徵文活動獲素食系、中文系、傳播系、佛教系等系所響應,20篇佳作全數張貼於雲水軒N109供大眾鑑賞。
佛教學系釋知祥以〈信仰的格子──人間佛教〉一文,拔得頭籌;佛教學系鄧葶愉以〈平凡中的不平凡〉擎舉第二名;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張芷瑄則以〈我以為苦〉奪得第三。另選佳作六名:張冠葶(佛教學系)、釋知揚(佛教學系)、林于涵(佛教學系)、李明燕(傳播學系)、瞿國申(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李樂詩(佛教學系)等。所有徵文作品堪屬佳作,本活動擬將佳文製冊,作為佛光山開山五十周年暨佛教學系成立黃金十年之慶生禮,並贈送參賽者。(20170428)
(文/圖 佛教學系系學會)
佛光山弘講師永文法師主題演講:「佛陀的人間生活」
「大師說˙我說」座談會
右至左:主持人李品泰、謝喬茹;與談人陳銳文、釋祖齊、劉珈妗
右至左:主持人李品泰、謝喬茹;與談人陳銳文、釋祖齊、劉珈妗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徵文參賽作品鑑賞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徵文競賽前三名得獎人,與審稿人曾稚棉老師合影。
右至左:佛教學系釋知祥、曾稚棉老師、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張芷瑄(佛教學系韓沅潤代領)、佛教學系鄧葶愉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徵文競賽佳作得獎人,與審稿人闞正宗老師合影。
右至左: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瞿國申、傳播學系李明燕(佛教學系許妤甄代領)、佛教學系林于涵、闞正宗老師、佛教學系釋知揚、佛教學系張冠葶、佛教學系李樂詩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