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系/報導)金鐘獎是每年華人傳媒業界的年度盛事,更是媒體工作者奮力打拼的目標,能夠獲得金鐘獎的肯定,是所有影視媒體工作者的夢想。歷經激烈的審查,佛光大學傳播系宋銘老師,於第51屆廣播電視金鐘獎,獲得「數位應用獎」的肯定;傳播系系友蔡文祥更勇奪「社區節目」、「社區節目主持人」兩項金鐘大獎,表現傑出,實屬不易。
此次第51屆廣播電視金鐘獎,傳播系宋銘老師以作品「當〝VR音聲〞遇上〝文化平權〞」,獲得「數位應用獎」。此作品由宋銘老師與警察廣播電臺共同製播,作品主題強調透過虛擬實境的高科技應用,結合多重影像的手法,將藝文活動的資訊,以數位呈現的方式,傳遞給弱勢族群的閱聽人。透過讓「視覺不方便的人可以聽」、「聽覺不方便的人可以看可以互動」、「讓行動不方便的人可以身歷其境」等手法,成功營造出數位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效果,獲得本次金鐘獎的肯定。
長期任職於廣播界的傳播系校友蔡文祥,製播廣播節目「Mapolong Kita原來在一起」作品。此作品成功融入生活、藝文,還穿插原住民族語,讓節目更具跨文化的多樣性特色,不僅讓不同族群的聽眾,得以了解原住民族的生活,更因主持人特有的製播風格,獲得「社區節目」與「社區節目主持人」兩項獎項的肯定。
蔡文祥校友於獲獎時接受採訪時說,儘管原住民在台灣屬於少數族群,然而,他希望透過讓外界聽到原民聲音的作品,讓大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原住民,讓台灣能夠成為一個真正不分族群、不分彼此,包容與多元的社會。蔡文祥除了感念佛大傳播學系的師資與教學外,更期許傳播系的學弟妹,未來能夠努力增加實務能力,勇於參加競賽,厚植自己專業能力,以面對未來工作的挑戰。
傳播系主任陳才教授表示:「本系教師與系友,能獲得廣播金鐘獎的殊榮,這顯示佛光傳播系在傳播教育與廣播教學的努力,已獲得專業肯定」。他更期許本系師生,在同感榮耀的同時,未來更應在此基礎上,精益求精,以彰顯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在師資規劃、教學成效等方面,致力於追求卓越的努力。
此次第51屆廣播電視金鐘獎,傳播系宋銘老師以作品「當〝VR音聲〞遇上〝文化平權〞」,獲得「數位應用獎」。此作品由宋銘老師與警察廣播電臺共同製播,作品主題強調透過虛擬實境的高科技應用,結合多重影像的手法,將藝文活動的資訊,以數位呈現的方式,傳遞給弱勢族群的閱聽人。透過讓「視覺不方便的人可以聽」、「聽覺不方便的人可以看可以互動」、「讓行動不方便的人可以身歷其境」等手法,成功營造出數位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效果,獲得本次金鐘獎的肯定。
長期任職於廣播界的傳播系校友蔡文祥,製播廣播節目「Mapolong Kita原來在一起」作品。此作品成功融入生活、藝文,還穿插原住民族語,讓節目更具跨文化的多樣性特色,不僅讓不同族群的聽眾,得以了解原住民族的生活,更因主持人特有的製播風格,獲得「社區節目」與「社區節目主持人」兩項獎項的肯定。
蔡文祥校友於獲獎時接受採訪時說,儘管原住民在台灣屬於少數族群,然而,他希望透過讓外界聽到原民聲音的作品,讓大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原住民,讓台灣能夠成為一個真正不分族群、不分彼此,包容與多元的社會。蔡文祥除了感念佛大傳播學系的師資與教學外,更期許傳播系的學弟妹,未來能夠努力增加實務能力,勇於參加競賽,厚植自己專業能力,以面對未來工作的挑戰。
傳播系主任陳才教授表示:「本系教師與系友,能獲得廣播金鐘獎的殊榮,這顯示佛光傳播系在傳播教育與廣播教學的努力,已獲得專業肯定」。他更期許本系師生,在同感榮耀的同時,未來更應在此基礎上,精益求精,以彰顯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在師資規劃、教學成效等方面,致力於追求卓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