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研究中心/報導)由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之「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工作坊暨研習營,7月15日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所長廖肇亨教授主持下,於宜蘭礁溪佛光大學雲水軒隆重開幕。
廖肇亨教授於開幕式提到,本次活動緣起,始為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謝大寧主任提議,由政治大學哲學系林鎮國教授主導,希望能在漢傳佛教研究上有所貢獻,特別是宋代以後相關研究還有許多空間,而近年明清佛教文獻,包括藏外文獻的發現,也給予佛教學術研究帶來新契機,對學界改寫中國佛教史、文化史是很有助益的。為呼應現代學術潮流,本次活動更期盼能夠為青年學者在漢傳佛教研究方面帶來引領的作用。
關於現今漢傳佛教研究的現況,萬金川教授指出三項要點,第一,此地在研究明清佛教大抵上依靠的文獻主要是大正藏,遺憾的是CBETA並無收錄日本材料,嘉興藏所能研究的材料也很少。長年受到教科書影響,唐以後的佛教文獻研究價值較不顯著。現在透過藏外文獻的發現,無論是刊刻出版或是手稿,都有新出的明清材料藏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地。佛教研究應不只限於僧人著作,還可在明清文學中深入探討。
其次,從元代以後,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席捲亞洲,在這種狀態下,佛教受到何種影響?佛教研究應把目光從中國拓展至東亞,在東亞文化圈中,佛教又擔任甚麼樣的角色,起何種作用?又如何回應其他宗教?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所在。
第三,現在臺灣佛教發展興盛,若不透過明清研究,我們無從真正了解現在臺灣佛教發展的形成因素,以及未來發展動向。今後應將漢傳佛教研究的目光轉注到整個東亞文化圈,因此這樣的工作坊與研習營是極具意義的。
佛大佛教學系黃繹勳教授表示,本次工作坊的目標原先是放在未來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所推動的研究計畫中,然而,若僅止於此,在拓展相關研究的層面上似乎稍嫌可惜。因此,決定將其延展為研習營,讓更多學生、青年學者藉此機會親近相關領域之國際學者,獲取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近代東亞佛教的文獻研究上能有更為廣闊的視野,並期許將來能夠建立相關社群,繼續耕耘這塊研究的園地。
佛大佛教學系主任陳一標教授提到,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年三年以來,推動了兩項大型的國際性研究計畫,一項是由萬金川教授主持的「維摩經與東亞文化」,一項是由日本的木村清孝教授與中國大陸的賴永海教授共同主持的「近現代佛教之開展」。而本次舉辦的「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工作坊暨研習營,未來也將成為佛教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計畫項目,並由林鎮國教授主持大局。本次活動有賴於中研院文哲所廖肇亨教授與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黃繹勳教授全力推動與促成。
此次與會學者主要有花園大學佛教學科野口善敬教授、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梅謙立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橫手裕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沙宗平教授、成功大學歷史系陳玉女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金程宇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佛教研究中心陳劍鍠教授、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柳幹康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廖肇亨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院萬金川院長、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主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黃繹勳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針對明清佛教的發展進行相關議題研討,目的在培養青年學者開拓相關領域之學術研究及視野。
本次工作坊有28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學者與優秀研究生參與,如韓國延世大學校人文學研究院研究員田英淑教授、中山大學中文系吳孟謙老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博士後研究員劉家幸老師等;還有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與文化系、東京大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室、世界宗教研究院、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臺灣大學中文所、政治大學哲學所與歷史所、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中央大學中文所、輔仁大學哲學所與宗教研究所、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學系所、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等碩博士生學員,可說是人文薈萃、盛況空前。
這次活動經費由佛光山全力贊助,7月14日晚間在佛光大學百萬人興學會館舉辦歡迎晚宴,而15日至17日三天的工作坊暨研習營,對參與之學者與學員全程皆提供免費食宿。學者們對於此次的交流機會感到非常開心,學員們亦反應熱烈,並自我期許更上一層樓。經過三日的課程,所有與會成員都能在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相關研究上獲益良多,滿載而歸。(20160715)
(撰文:佛教研究中心徐銘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