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金山遊記 遇見朱銘的風景

  • 2015-06-29

 (南昌大學傳播學系李靜報導2015612日,藍天給了假日一個好心情,這一天,我趕赴交差半年前與自己的約定,來到金山,拜訪朱銘美術館。

 早上9點出發,我與朋友乘車前往金山,馬不停蹄地在10點半前趕到了金山區,那裡的景色很美,海堤公路將藍天碧海都鋪陳開來,基隆嶼就在海邊,島嶼附近有星星點點的大小礁石,是基隆嶼與臺灣島的聯結,沿路可以看到海天相接的景色,銀色的海浪拍打著沙灘,造型奇特的礁石上可以看到兩個人臨海而釣,是油畫裡難得的風景。

 野柳女王頭是我們停駐的第一站,購票進入景區,一路上是熙熙攘攘的遊客,踩著高溫,我們穿過一片樹蔭環繞的小公園,截然不同的風景映入眼簾。綠洲中的戈壁可以形容這片風化土地帶給我的感受,由於景區維護,女王頭被隔絕了起來,遊客可以沿著動線排隊和女王合照,我們就成了一隊熱鍋上的螞蟻。

 炎熱驅趕我們回到車裡,夏天真是哪裡有空調就是天堂,我們滿懷期待,又出發了。到朱銘美術館還有13公里,一路上遠離了城市和景區的喧囂,蜿蜒的山路載著路邊居民的平房從我們身邊倏忽而過。我們進山了,又一次和自然相遇!

 朱銘美術館藏在一片濃郁的山林裡,也許只有最親近自然的地方,才可以給朱銘先生的作品做最好的注腳。美術館門前規劃了上百個車位的停車場只泊著一輛車,這讓我們暗自慶倖,不再有大批的遊客打亂了這片靜謐的風景。

 美術館的占地面積很大,但只有一個小小的嘴巴留給我們進出。入門映入眼簾的是潔淨簡約的櫃檯,左邊是幾所文創商店,右邊是幾家飲食店,過道裡還擺放了各色手工布包。櫃檯小姐十分熱情,因為我是傳播系的學生,可以購買到藝術類學生專享的團體票,展館入口的小姐也十分客氣地對我們表示歡迎,增添了旅行中的快意。

 首先進入的是第一展館,展館中央有朱銘先生代表作品人間系列的傘兵,兩邊的牆上有人形抽象躶體畫眾生相,有趣的是給畫穿上了不修邊幅的布衣服,還有朱銘老師的題字簽名。每個人本來都是裝在軀殼裡的靈魂,所有的衣服以及裝飾,只是我們為了適應這個社會而加上的包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包裝,裡面有婦女、工人、選民、佛國法師,這也許就是朱銘想說的。

 遊園活動開始,我們穿過人間系列·一三軍作品模型展內館,便首先在參觀路線上看到了與真實的人比例相等的士兵雕像,沿路300多米的士兵雕像多達50座,這些士兵的軍銜各有不同,但所有士兵給人傳達的資訊就是沮喪。士兵大都低著頭,極少士兵正視前方,他們沒有披堅執銳的士氣,少了威武之師的氣場,像是喪家之犬,拖著疲憊的身子,不知目的地在何方。這些景象描繪的是國民黨軍敗居臺灣時的情景,有的士兵缺了一條腿,有的士兵疲憊地向前邁步,東倒西歪,透露著一股蒼涼。這一場景讓我想起由鈕承澤導演的一部臺灣輔導級電影《軍中樂園》,這部電影講述了正是國民黨軍退軍臺灣時,官兵慰藉中心八三夭的場景,官兵生活條件惡劣,士氣底下,為了慰勞幾十萬大軍,特准專供軍人的八三夭軍妓場所營業,甚至將其編入了軍隊部門,有專門的主任、登記時數的士兵和伙夫,還有一群有著各自悲傷故事的軍妓,由陳建斌飾演的士官長每日都在望海思鄉,整部電影給人淒涼悲傷之感。

 再往前走,看到了一片設計特色的小池塘,這是朱銘先生拉鍊系列的代表作,小小的池塘種滿了荷葉,池邊上是放大版的拉鍊型特色設計,整片池塘就像是一個由拉鍊裝飾的神秘的潘朵拉魔盒,此刻的自己多麼的渺小,就像只是這一片秘密花園的一個音符,下一秒,就要被魔盒收回。沿著池塘走一圈,被周圍的綠意感,遊客不多,看著眼前舒適的環境,有無限的感激。

 陸軍士兵站成一排,集體低頭,像是在為自己的失敗而羞愧,在一塊草地上,少校與各軍銜士兵圍成四合形狀,少校張大嘴巴像是在高聲譴責,站立的士兵依舊低著頭,耷拉著帽檐。

 再往前的路邊便是兒童中心和兒童餐廳,“CHILDREN ART CENTER”用黃、綠、藍三個畫筆勾勒在一旁的展示板上,搭配後方的兒童藝術中心,活力四射。大嘴巴兒童餐館裡還有專供兒童的圖書和玩具,兒童藝術中心裝修風格充滿活力和色彩,裡面的DIY藝術品專區一定很受小朋友的喜愛。藝術中心門口,還有朱銘先生創作的兒童雕像,圍坐在桌邊休憩、談論的學生、調皮地跳上水溏上的獨木橋,張開雙手搖搖晃晃地往前走,多添幾分調皮的美意。

 走過轉角,一眼便看到了太極廣場,一座座太極雕像盡覽無餘,太極門屹立在廣場中央,那一瞬間,有驚歎,有感動。在來臺灣之前,我對朱銘先生的太極系列心馳神往已久,我想要親眼去看見,親手去摸到,在我心中長久存留的藝術靈魂,今日終於如願。我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很有藝術細胞的人,但是我會想要去揣度藝術家每一件作品的意涵,他們都是活的,他們的思想就是藝術家與觀賞者思想的結晶。太極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是運氣、沉澱的功夫,太極門就如兩個太極的推手,他們借由太極將天地之氣溶於體內,相互不再分離,精神已經脫離軀殼通過推手相互傳遞與感知。單鞭下勢是我最喜愛的一尊,太極拳套路有上即有下,單鞭下勢為太極拳招式最低的一個式子,乃取沉身閃避敵之攻擊,進而起身攻擊,能是為了能,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精神,這尊單鞭下勢右手舉起平肩,站在尊下,袖口剛好可以沒過我的頭頂,我輕輕地撫摸著這尊雕像,再放眼望去廣場,每一尊都是活的,每一個招式,都是一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園內,有一個十分有情調的咖啡屋——“綠地,我在裡面買了太極形狀的餅乾,和一杯純正的奇異果汁,望著落地窗外的綠意和太極廣場,呆坐了一個小時。繼而到了海軍、空軍雕像領地,讚歎巨大的軍艦、與“10003”號戰鬥機,走在雕像中間,仿佛進入了定格的海、空畫面,可以細細地觀察雕像的神態。第二展覽館展出了朱銘先生陶魚、木質作品。陶魚注重寫實,每一條魚都栩栩如生,木質作品更注重抽象和反轉,展覽館內還有其他幾位元藝術家的作品。

 沿著名人雕像、藝術長廊,我們一路欣賞繞了一圈,又回到了第一展覽館,工作人員邀請我們上樓欣賞館史及朱銘先生的事蹟。朱銘先生花費了12年的心血才將朱銘美術館搭建完成,此工程之浩大與朱銘先生對於細節的苛求成就了如此成功的美術館,他最原始的工作室是一座簡陋的小房間,年久未修繕的木門上貼著各色的報紙和記事,兩把木椅和一座青色的古樸小風扇,帶著我們回到了當年朱銘先生的創作環境。
 走出大門,還有依依不捨,裡面有我的足跡,和呼吸過的空氣,是心靈的期許帶我走進這道門,我也會再次走進這道門,坐在樹蔭下,看雲淡風輕,看桐花落雨,去感受生命,和他的呼吸。20150626

 (編按:李靜為南昌大學交換生,就讀佛光大學傳播學系三年級,她於2015630日返回大陸。感謝李靜提供旅遊書寫和朱銘美術館攝影作品。)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李靜在佛光大學交換生與交流生歡送會留影。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