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覽共計9組實作組、8本論文。有妙筆傳心,板刻藝術傳達星雲大師一筆字的人間佛教法語;廣納十方緣,以《梁皇寶懺》十供養中之「食供養」供養大眾;一方一淨土的佛龕理念;遇見弘法寺,體驗當地佛寺活動、法會及部落格資訊瀏覽;影佛入法,三隻小豬皮影戲,藉由小豬的故事展現菩提心;緣夢,透過捕夢網與人結善緣;拼出三好拼圖,響應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期盼能藉此淨化人心;體驗山水雲,一沙一世界的意境,以日式庭園造景模式表現。同學們結合四年所受之佛學薰陶,透過自己第二專長將佛教精神具體呈現。
為方便參觀師長、同學,可與家人朋友分享觀展後的喜悅,佛教學系畢業生提供花開獻佛明信片,並且特別設置郵筒幫忙代寄。此外,花系列打卡牆設計,觀展來賓可進一步和展覽留下合影。
佛光大學大家長楊朝祥校長表示,佛教是幸福的教育,學校能有這樣一個佛教學系是幸福的,當學校是幸福的,社會便也是幸福的。
一般民眾或許有疑惑,佛教學系同學畢業後能夠做什麼?佛教學院萬金川院長表示,佛教學系學生未來能夠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不僅只有今日的畢業呈現,更期勉同學在未來人生,發揮佛學專長,開拓自己嶄新事業。
主辦單位佛教學系102級班代釋妙穎同學說,十分感謝與會貴賓百忙中抽空前來這因緣合和的水月道場,雖如曇花一現的展覽,但能香氣四溢、芬芳盛開,帶著佛教學系同學們的用心,讓大眾感受佛教善美的精神。
(撰文:第七屆佛教學系、攝影:曾秀美)

同學們各自為師長介紹自己產品的理念

林琬甄為闞正宗老師解說三隻小豬的故事

影佛入法,黃彩玲為佛教學院萬金川院長說明三隻小豬的故事

廣納十方緣,李冠鴻為圖資長講解產品設計理念

遇見弘法寺,心倫法師與羅一鳴為曾稚棉老師介紹弘法寺模型與部落格

圖左至右,劉三錡副校長、釋妙穎同學、楊朝祥校長

楊朝祥校長帶領各一級主管、院長、老師,與佛教學系第七屆同學們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