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播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學系榮譽教授蘭卡斯特表示,Compassion最早的意義是苦,是苦集滅道四諦中的第一個。傳統的教法告訴我們,慈悲代表的不光是不滿,而是苦難。新冠肺炎大流行,說明全人類如何受苦。因此,慈悲心在日常如何發揮作用?菩薩不是說自己是菩薩的人。慈悲並不只是意味著一段表面上的行為,而是每天、每小時的生活原則。慈悲心就是在生活中不斷流動,校園也必須不斷保有慈悲心,在各項會議及上課中。他也指出,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的活動,如果學生不加入行動,課程就無法成功,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是一體的。他強調,所有人都必須保持慈悲,也給其他人慈悲。
蘭卡斯特特別提到佛教在恆河流域創立以來,幾個世紀以來有其傳統,誰來研究這個公認的傳統?而以往研究者由於不在這個團體內,始終與實踐無緣。他以佛光大辭典為例,說明佛教經典的研究運用在人類行為上的分析,處處使人驚喜。他在這項研究中,了解到一些詞條的記載,其間的意義說明了人類行為與補充經典的不足。而校園需要慈悲的活動,而不是一連串的活動,困難和挑戰的基礎,確實有共同的痛苦,如果是負責維持機構的活力,而慈悲是讓我們分享困難,接受並給予他人慈悲,參力論壇見證了慈悲,可以更清楚瞭解生活中發生的事,有能力認識其力量和意義。慈悲心在日常如何發揮作用?菩薩不是說自己是菩薩的人。慈悲並不只是意味著一系列的行為,而是每天、每小時生活的原則。慈悲心就是在生活中不斷流動,校園也必須不斷保有慈悲心,在各項會議及上課中,所有人都必須保持慈悲,才能也給其他人慈悲。
此外,他也認為要以現代語言,說明慈悲,以讓學生能懂的語言告訴學生。其次,教師也要以學生能接受的價值觀,把慈悲教授給學生。像是佛陀的教育方式,先激發現場弟子的需求。第三,要讓學生實踐慈悲的價值觀,從聞思修三方面,解釋慈悲的意義、重要性及好處,並說明學生實踐慈悲時能獲得的利益。對於無法立即接受的學生,也要以現代語言勸服他人。而學生做好準備接受慈悲後,就會成為態度與思想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實踐。這樣的教學每日都要進行,甚至是學生的父母及社區,都要共同培訓,才能共同實踐慈悲,慈悲的價值只有在實踐時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