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畢業多年的許畹瑜回顧在校求學歲月,她感佩周鴻騰副教授的啟發和引導,她認為專題研究的能力直接影響了她在職場上的表現,為未來的專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在校期間的實習和專題製作更是讓她掌握了硬底子、軟實力與人際良好關係。她首先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蜜蜂與蜂產品實驗室-見習作實驗,同時進行「大花咸豐草保健產品開發」專題製作,奠定攻讀研究所的基礎能力。接續執行「極端氣候下的原生抗逆境作物之推廣研究」開啟對於永續教育及食農教育的專業認知。「葛鬱金保健食品之開發與銀髮關懷之社會實踐」以手作養生料理與長者互動以服務人群。
許畹瑜表示,在佛光樂活系就讀四年,以及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兩年攻讀碩士時間裡,她一直受到導師溫暖的陪伴和專業的支持,這讓她深刻意識到推己及人、社會關懷和環境永續的重要性,進一步堅定了自己朝這個方向發展的決心。她期待能夠以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自然、愛上自然、保護自然。
周鴻騰副教授解析,他根基於社會建構主義的教育哲思,以學生為主體,促進人與環境互動的實際經驗,讓學生建構永續概念與應用的機會。像是推動綠色大學與永續生活實驗室(sustainable living lab),這是一種永續生活共享的架構和方法,即「校園生活實驗室」學習系統,更把傳統在實驗室模擬的環境,轉變為在現實生活中建立真實的實驗環境。透過整合研究、課程、教學方法、社區參與或國際交流,為師生提供新的體驗式學習空間。在每一門課的內涵中皆論及在地空間連結與創新作為,從中帶領學生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系以創新的教育模式,培養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專業能力的永續教育人才。透過介紹傑出校友的一步一腳印的故事,不僅為學生個人的職業發展投資,更為整個社會的永續未來投資。該學系的畢業生們帶著佛光「三好四給」的思想實踐,將繼續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為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而努力。


圖說:佛大樂活產業學系許畹瑜校友策劃「生態博覽會」永續教育活動


圖說:佛大樂活產業學系許畹瑜校友策劃「水利騎跡、古圳探秘」永續教育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