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佛教學院/報導)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第八屆學士班畢業成果展以「十八羅漢」為題,於5月14日雲五館(圖書館)隆重開幕。
本次展場各處樹立了由18名應屆畢業生親手繪製的繽紛的羅漢人形立偶,意味著同學以佛教聖者阿羅漢「殺賊」、「應供」、「無學」三大精神,自許在將來的事業、婚姻與家庭,能應用佛教系所學而不為名利、貪婪之賊所動搖,自許培養出堪為社會應供的道德氣質,並充實知識技藝來自利利他,直至無學的境地。
楊朝祥校長、劉三錡副校長、林文瑛教務長、會計室主任妙暘法師、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佛教學系主任郭朝順教授、大四班導林純瑜副教授、畢業專題指導鄭維儀副教授、林欣儀助理教授、宗教學研究所永東法師及課外活動組辦事員徐瑋澤等諸多師生蒞臨會場,共同從本畢業展借題發揮,闡揚佛教的生活應用性與佛教學系的生活教育。
「每年畢業展花樣很多,佛教學系真是多采多姿!」楊朝祥校長讚道,佛教學系同學將深奧縹緲的佛學,付諸實作應用與清晰具體的論文,除了體現佛教學系的活潑教育,更在展示師長的教學成就。
林文瑛教務長頗為欣賞佛教學系同學跨出思想面、結合各種文化應用的成果展。而對於佛教學系致力培養同學嚴謹自律、思考清明的教育目標,「我們很歡喜佛教學系為同學帶來這樣的學習氣氛!」
萬金川院長詼諧地以「四不像」為喻,謂佛教學系的教育現況既「不中不西」又「不古不今」,希望在學校及同學彼此合作下,讓佛教學系能從古往今來,慢慢走出更成熟的教育模式。
開幕式禮成後,諸位師長對參展作品均給予精闢指導。展出作品含括5組論文與6組實作,將佛教學系學士班「思想與經典」及「文化與應用」雙學程之教育成果均勻呈現。
論文組主題涉及西藏佛教、臺灣寺院、臨終關懷、菩薩道理論與神話信仰之研究;實作組則透過太鼓、禮服、糖工藝、彼岸花與念珠等元素,以跨領域的方式演繹佛教的內涵。
「鼓勵其他年級的同學來觀摩,開始構想自己要從事哪種畢業專題了!」郭朝順主任最後提醒佛教學系的大學部同學,要及早思考畢業成果展的主題。而萬金川院長也鼓舞同學展出「供菜」相關元素,讓佛教學系的飲食文化能擴大讓大眾了解。(20180514)(文、圖/知文)
楊校長(左)與萬院長參觀由劉況妏、張芝棋、鄧紫珊同學展出的「鼓中禪——慈悲墨影」。後方為動態的太鼓擊樂投影,讓大眾領會太鼓禪;而觀音畫像及蓮花油畫,則輔助大眾觀想禪的情境。
永東法師參觀由鄭上千同學展出的糖工藝:「五慾的壞滅」。
由羅昭容、陳珍禾、蔡明焜同學展出的「華麗之美」。以佛教概念設計佛化禮服,梅花的紋飾象徵「花供養」,令人們對佛教的生活品味有新的感受與體會。
張宸浩、劉育宏、林奕全同學導覽其作品「千手億化身」製作過程的相片。
林欣儀老師參觀由陳芃瑜、許富盛同學展出的「花供養——曼珠沙華」。
劉三錡副校長參觀由丹華尼雪黎展出的「念珠DIY」展區。
郭朝順主任參觀論文作品。
本次展場各處樹立了由18名應屆畢業生親手繪製的繽紛的羅漢人形立偶。
相片牆帶領同學記憶了往事的美好。
佛教學系大四應屆畢業生與師長合影留念。
「十八羅漢」畢業展開幕剪綵儀式。
林文瑛教務長表示,對於佛教學系致力培養同學嚴謹自律、思考清明的氣質的教育目標感到深刻。
楊朝祥校長讚嘆道:「每年畢業展花樣很多,佛教學系真是多采多姿!」
萬金川院長道:「透過『共住共食』的生活教育養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氣質,是佛教學系要給同學的最大財富!」
本次展場各處樹立了由18名應屆畢業生親手繪製的繽紛的羅漢人形立偶,意味著同學以佛教聖者阿羅漢「殺賊」、「應供」、「無學」三大精神,自許在將來的事業、婚姻與家庭,能應用佛教系所學而不為名利、貪婪之賊所動搖,自許培養出堪為社會應供的道德氣質,並充實知識技藝來自利利他,直至無學的境地。
楊朝祥校長、劉三錡副校長、林文瑛教務長、會計室主任妙暘法師、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佛教學系主任郭朝順教授、大四班導林純瑜副教授、畢業專題指導鄭維儀副教授、林欣儀助理教授、宗教學研究所永東法師及課外活動組辦事員徐瑋澤等諸多師生蒞臨會場,共同從本畢業展借題發揮,闡揚佛教的生活應用性與佛教學系的生活教育。
「每年畢業展花樣很多,佛教學系真是多采多姿!」楊朝祥校長讚道,佛教學系同學將深奧縹緲的佛學,付諸實作應用與清晰具體的論文,除了體現佛教學系的活潑教育,更在展示師長的教學成就。
林文瑛教務長頗為欣賞佛教學系同學跨出思想面、結合各種文化應用的成果展。而對於佛教學系致力培養同學嚴謹自律、思考清明的教育目標,「我們很歡喜佛教學系為同學帶來這樣的學習氣氛!」
萬金川院長詼諧地以「四不像」為喻,謂佛教學系的教育現況既「不中不西」又「不古不今」,希望在學校及同學彼此合作下,讓佛教學系能從古往今來,慢慢走出更成熟的教育模式。
開幕式禮成後,諸位師長對參展作品均給予精闢指導。展出作品含括5組論文與6組實作,將佛教學系學士班「思想與經典」及「文化與應用」雙學程之教育成果均勻呈現。
論文組主題涉及西藏佛教、臺灣寺院、臨終關懷、菩薩道理論與神話信仰之研究;實作組則透過太鼓、禮服、糖工藝、彼岸花與念珠等元素,以跨領域的方式演繹佛教的內涵。
「鼓勵其他年級的同學來觀摩,開始構想自己要從事哪種畢業專題了!」郭朝順主任最後提醒佛教學系的大學部同學,要及早思考畢業成果展的主題。而萬金川院長也鼓舞同學展出「供菜」相關元素,讓佛教學系的飲食文化能擴大讓大眾了解。(20180514)(文、圖/知文)
楊校長(左)與萬院長參觀由劉況妏、張芝棋、鄧紫珊同學展出的「鼓中禪——慈悲墨影」。後方為動態的太鼓擊樂投影,讓大眾領會太鼓禪;而觀音畫像及蓮花油畫,則輔助大眾觀想禪的情境。
永東法師參觀由鄭上千同學展出的糖工藝:「五慾的壞滅」。
由羅昭容、陳珍禾、蔡明焜同學展出的「華麗之美」。以佛教概念設計佛化禮服,梅花的紋飾象徵「花供養」,令人們對佛教的生活品味有新的感受與體會。
張宸浩、劉育宏、林奕全同學導覽其作品「千手億化身」製作過程的相片。
林欣儀老師參觀由陳芃瑜、許富盛同學展出的「花供養——曼珠沙華」。
劉三錡副校長參觀由丹華尼雪黎展出的「念珠DIY」展區。
郭朝順主任參觀論文作品。
本次展場各處樹立了由18名應屆畢業生親手繪製的繽紛的羅漢人形立偶。
相片牆帶領同學記憶了往事的美好。
佛教學系大四應屆畢業生與師長合影留念。
「十八羅漢」畢業展開幕剪綵儀式。
林文瑛教務長表示,對於佛教學系致力培養同學嚴謹自律、思考清明的氣質的教育目標感到深刻。
楊朝祥校長讚嘆道:「每年畢業展花樣很多,佛教學系真是多采多姿!」
萬金川院長道:「透過『共住共食』的生活教育養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氣質,是佛教學系要給同學的最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