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志撰寫培訓工作坊結業 佛教喜添人才傳承寺院歷史
(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報導)佛光大學佛教學院與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合辦為期六天的「寺志撰寫培訓工作坊」,12月16日喜迎第一屆成果發表暨結業典禮,全台各寺院住持、長老代表、教界居士、社會賢達共40位學員完成培訓,獲頒結業證書,加入傳承佛教歷史的行列。
「一山藏百寺,一寺藏古今」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有感台灣寺院廣布,歷史多倚口耳相傳流布至今,隨教界耆老逐漸凋零、歷史文物保存不易等因素,憂台灣珍貴宗教文化遺產,未來恐不復見,培育寺院山志撰寫人才更顯急迫與重要。
六天研習課程涵括佛教歷史與藝術、寺院佈局、參訪禮儀、田調口述、史料收集、撰寫實務,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親領學員參訪、田調宜蘭頭城「開蘭第一古寺」開成寺,並於研習最後一日,由學員依序分組報告白河大仙寺、中壢圓光禪寺、高雄佛教堂、南投真巖寺、基隆極樂寺、新莊覺明寺、大溪香光山、艋舺龍山寺及台中妙法寺九所寺院寺志撰寫成果,院方後續將彙編印製成冊,為第一期研習成果,留下寶貴印記。
結業典禮上,佛光大學校長何卓飛致詞表示,歷史傳承的工作,需要有方法,與時俱進,為使台灣佛教歷史的建構,能夠更完整、永續傳承下去,需仰賴大家一起努力。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理事滿益法師表示,「歷史沒有記載,最後就會丟掉了」,尤其歷史不斷交棒,傳承非常重要,寺志撰寫課程具重大意義,不辜負前人所種下的樹。
「我們都在為佛教寫歷史」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理事性因法師排開寺務參與研習,深感文物保存的重要性,記錄歷史才能知祖師大德開山建寺、安身艱辛,「為自己的寺廟留存歷史,也幫別的寺廟寫下歷史,整個佛教的歷史就會非常豐富。」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玉珍表示,佛教因有法顯大師,後人才能得知佛教聖地藍毗尼園的位置,《大唐西域記》是移動的佛教寺志,中國各朝代每一地方也都有一部宗教山志,因此恢復寺志傳承更顯重要意義。
闞正宗同時也是「宜蘭地區佛教寺院志撰寫培訓暨出版計畫」計畫主持人,他表示,這幾年會一直進行《宜蘭縣佛教寺志》,帶著學生繼續寫完宜蘭在地佛寺。
「歷史不能只是一個流水帳,還需要有讓人感動的人事物,才會有血肉。」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認為「只要播種,以後就能成為一片森林」,並預告佛教學系明年五月舉辦學術研討會,以《大乘起信論》為核心,與心理學家展開對話;後續將推出梵文、藏文、日文等文獻翻譯課程;「為佛教培養人才」是未來佛教學系重點目標。
何卓飛親自為通過培訓的40位學員頒發「初級寺志撰述員結訓證書」,校方將繼續推動寺志撰寫培訓工作坊,並開辦進階研習,擴增課程內容,再為佛教培育人才。
「寺志工作坊是培訓佛教人才最好的搖籃,短短六天的密集培訓,就好像上了一學期的課程。」來自各寺院的三位學員代表感謝校方並回饋所學感言,期待未來資料庫與協作平台的建立。
蒞臨貴賓還有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執行秘書有善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輔導法師知藝法師。
首屆「寺志撰寫培訓工作坊」40位學員結訓,加入傳承佛教史的行列。
佛光大學何卓飛校長為結訓學員勉勵。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闞正宗教授傳授寺志考證經驗。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覺冠法師講述寺院建築佈局與參訪禮儀。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侯坤宏授課田野調查與口述歴史。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林欣儀概述唐宋以前的佛教史。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簡瑞瑤講授宋元明清佛教史。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郭鳳妍授課台灣佛教藝術。
闞正宗教授带領工作坊學員參訪、田調歷史悠久的宜頭城開成寺,寺方介紹寺沿革與歷史。
各組報告寺志撰寫成果,學員發表南投真巖寺。
何卓飛校長(左三)親自為學員頒發證書。
何卓飛校長(右三)、性因法師(左三)、滿益法師(左二)、李玉珍所長(左一)、郭朝順院長(右二)、關正宗教授(右一)於結業典禮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