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尋找一個有心的人:黃智偉談學生學習動機

  • 2014-05-02

 (教學資源中心/報導)四月二十三日中午,心理學系黃智偉老師在圖書館 512 室舉辦之「雲水雅會」,以「尋找一個有心的人:談學生學習動機」為題,向與會的老師介紹如何提升學生學習動機。智偉老師很客氣的說:「我的教學方式,不是最好的方式,只是這些年來的心得,僅供大家參考」。

 智偉老師首先由學習動機圖說明學習動機如何形成,接著以「我的心理學不是你的心理學」,以及「我要應用討論,不要抄筆記」等二個例子,說明教學現場有時也會有令人難過的時候;此時,很自然的談起「現代老師的心情」,教學常常在「市場反應取向vs自我專業取向的矛盾」之中調整教學內容,如果窮究所有方法仍無法吸引學生的目光,只好以「佛度有緣人」自我解嘲。

 學習動機可能因為外在誘因或內在需求而被啟動,外在誘因包含:分數、名利、聲望、薪水、地位、升官外在激勵物來自外在環境,我們喜歡做某件事是因為別人獎賞或威脅。智偉老師以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說明內在需求,內在需求由低往高依序為:生理需求(食物、水),安全需求(避難所、保護),歸屬與愛的需求 (有意義的關係),自尊需求(自我有價值感),以及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較低層次的需求被滿足則會往上發展,如果較低層次的需求不被滿足則會往下退。根據Maslow的理論,我們在滿足較高層的需求之前必須先滿足較基本的需求。內在激勵物來自我們內心,我們做某件事是因為我們喜歡做它。

 接著智偉老師請在座的老師猜猜看,以下哪一種酬償比較有效果 (欲知解答請接洽智偉老師)(1)立即酬償vs延宕酬償;(2)具體酬償vs不具體酬償;(3)物質酬償vs口頭酬償。就教學現場,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智偉老師認為「板書+PPt」是最有效的方式。智偉老師在每章第一次上課時,整理一份筆記,用板書書寫,涵蓋整個章節範圍。板書可以幫助學生動手抄筆記,達到心到、手到、口到的目的。PPt可以協助學生重新複習,更完整的呈現資料。此中無論板書或 PPt皆以中、英文對照比較好。

 最後,智偉老師談到該如何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學生學習態度的改變?動機理論該如何應用,就看個人的智慧了。就行為學派而言,懲罰只會讓當事人習得無助,畏縮,什麼都不想做。如果萬不得已要以懲罰當作手段,必須會控制後面負面情緒的反應。至少要說明為何處罰,不然,只會讓當事人學會以暴制暴。最高境界是將外在動機內化為內在動機,如果能讓學生喜歡你的課程內容或是課程講授方式,就是最好的內在動機例子。(20140502

a -

a -

a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