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張國慶談社會學視野下的金融世界

  • 2014-04-16

 (教學資源中心/報導)四月九日中午,社會學系張國慶老師在圖書館 512 室舉辦之「雲水雅會」,以「社會學視野下的金融世界」為題,社會學的角度解構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分享布勞岱(Braudel)對於「資本主義的動力」的論述,提到二種類型的交換,市場經濟是透明的、具競爭性的,而資本主義則是不透明、具支配性的。他透過個人過去多年對於股票市場的觀察與豐富資料,解析資本主義的「不透明性」,嘗試從不同的路徑去勾勒出資本主義這一層次的運作特質。在這場一小時的午餐約會中,國慶老師以自身投入股票市場的經歷,加上社會學與金融史的知識脈絡暢談金融發展史、風險與投機的歷史。

 貨幣是金融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國慶老師首先由社會學如何看待貨幣談起,古典理論家馬克思(Marx),認為金錢會造成人際間的疏離。當大家還在思索上述意涵時,國慶老師在螢幕上秀出馬西斯1514 年的畫作「放債者」,畫中二位人物很傳神的表達社會學對貨幣的古典見解,「只注視於金錢,而忽略彼此間的人際關係。」其次,當代社會學論述貨幣的社會意義,貨幣的指定用途是一種社會過程,附著於各種社會關係,如創造或解除社會連結、給小費是維持身份地位的呈現,貨幣也彰顯出生命歷程儀式的標記。

匯率的變動與金融全球化息息相關。全球資本流動,美國聯準會的貨幣寬鬆政策,以及各國央行的態度等都會對匯率造成影響。2008 年金融海嘯前,非洲國家辛巴威的貨幣與美元的匯率水準相當,此時國慶老師拿出一張全世界面額最大的貨幣,「100 兆」的辛巴威幣,說明金融海嘯後,辛巴威的通貨膨脹非常嚴重,100 兆的辛巴威幣當時只能買二根香蕉。其實,在現今社會中每個人與金融議題切身相關,個人早已鑲嵌進全球金融市場中。

 400年前全世界第一家上市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股票上市後,股票市場中即充斥著的虛實真假的運作邏輯,之後的400也不斷展開人類投機的歷史。400年前是荷蘭人最先抵達曼哈頓,當時以60荷蘭盾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將該地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英國人趕走荷蘭人後,才重新命名為紐約 (New York)。而現今的華爾街 (Wall Street) 一開始是一道防堵印地安人的牆 (wall)。此後,世界金融中心,也從阿姆斯特丹、倫敦而轉移到紐約。

 股票市場投資人的心情常常在貪與恐懼之間擺盪,而投資標的往往會經歷炒作與泡沫化的過程,就如同400年以來東印度公司、南海公司,荷蘭鬱金香的炒作、美國股市崩盤等,投機炒作的戲碼不斷在世界各國上演。股票市場起伏是歷史的必然,投資也必然存在利潤與風險的關係,最後建議可以發揮金融世界的社會學想像,跳脫出自己所處的結構性位置,嘗試從不同的高度與位置進行思考

 由於國慶老師必須趕去上課,而造成時間的限制,當大家欲罷不能時,也只能緊急喊停,轉而預約下一次的精采演說。(20140416)

a -

a -

a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