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教學想想:陳憶芬談教學策略的運用

  • 2014-05-02

 (教學資源中心/報導)四月十五日中午,社會學系陳憶芬老師在圖書館 512 室舉辦之「雲水雅會」,以「教學想想—談教學策略的運用」為題,拋磚引玉和與會教師互相交流教學策略的運用。

 首先憶芬老師由教育的目的談起,接著說明基本教學模式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與教學後三階段,教學前包含向學生說明課程的教學目標與了解學生的起點行為,教學中即為教學活動,教學後則需要透過教學評量以得知教學的成效。同時,無論是教學前、教學中或教學後,教學回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師生沒有互動,老師永遠無法知道學生的程度,惟有透過回饋及互動,老師才可以進行教學調整,以提升教學成效。

 就教育的目的而言,依Spencer 的「生活預備說」,教育是為未來完美生活做預備,因此提出五種「最有價值的知識」。若依Dewey的「無目的說」,教育無外在目的,教育本身自為目的,就如一位學生從早晨起床就看漫畫,一直到晚上就寢前還是在看漫畫,就此學生而言,看漫畫可以獲得很多樂趣及滿足,看漫畫就是最大的動力。換句話說,看漫畫的目的就是為了看漫畫。學習就是教育的目的,如果不是,當外在目的達成,學習就會停止。因此,杜威強調教育即生活與生長,是經驗的不斷重組與累積,而不為外在目的。

 學習就是教育的目的,然而學習動機由何而來?是否可透過外在誘因取代內在學習動機?此時憶芬老師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將一群很愛畫畫的小朋友,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在畫畫前被告知畫完後,將會挑選前三名給予獎品。控制組則沒有提供任何誘因,畫畫本身自為目的。經過一段時間,宣佈休息,實驗組公告前三名。休息完畢後,請小朋友再畫畫,控制組的小朋友不受影響繼續高興的畫畫,實驗組的小朋友則不畫了。此例說明應該利用外在誘因引發內在學習動機,而非取代內在學習動機。當學生學習動機低落時,可以藉由外在誘因引發學習動機;但最終目的仍在協助學生培養內在學習興趣。唯有自發的學習動機,才是引領自己不斷學習的動力!

 同時,憶芬老師也提醒我們,藉由外在誘因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時,要將學習與愉悅的後果連結,而不是與挫折或痛苦連結。從制約學習理論來看,行為產生的愉悅後果,可以強化目標行為。若教師希望學生喜歡學習,必須把學習與愉悅的後果連結,而不是與痛苦連結。考試失敗是挫折、作業低分也是挫折;如果學生感受到自己對這些挫折是「無能為力」的,或者,學生感受到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也改變不了挫折的結果,此種無力感會使他們學會放棄。考試前先讓學生瞭解準備的方向、寫作業前先有清楚的講解甚至範本,讓學生理解自己的努力絕對可以改善學習結果,這些都可以增強學習動機,也可以避免學生用「運氣不好」、「題目太難」等外在因素解釋學習結果,逃避自己的學習責任。

 教學訂定教學目標,能確實讓學生知道所要學習的內容與終點行為,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重點,避免課堂學習成為無方向性的聽講,而且也可以幫助老師自己檢視是否依據目標教學,以及是否達成教學目標。如果教學目標是終點,那麼,瞭解學生目前的「起點」,永遠是教學的首要工作。教育學者Ausubel認為,新的學習必須與舊的經驗連結,才稱得上是「有意義的學習」。此憶芬老師以自己的教學經驗為例。許多學生學習「信度」這個單元是困難的,因為這可能是他們從小到大第一次接觸這個名詞,沒有舊經驗作為理解的基礎。於是,憶芬老師以「製作尺」為例,讓學生思考不同材質(木頭、鐵、橡皮筋)做出來的尺有什麼差異。木尺、鐵尺或橡皮筋都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他們很快能理解:橡皮筋材質沒辦法做成尺,因為彈性太大,每次測量時,會因為施力鬆緊而有非常不同的測量結果。這樣的結論馬上就被連結到「信度」的學習當學習內容對學生是陌生、第一次接觸、沒有生活經驗的材料時,運用他們已有的經驗或知識,常常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

 最後,憶芬老師談到教學歷程,應善用各種教學與學習原理。這裡憶芬老師分享了兩種教學理論。皮亞傑(Piaget)的發生認識論將人類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他認為教學應配合學生認知發展階段,並提供適當的練習與學習遷移的機會。若教學內容逾越學生認知階段,等於是揠苗助長,不會有學習效果;若能符合學生認知發展,則教學如同因勢利導,水到渠成。但維高斯基(Vygotsky)提出「潛在發展區」,學生若能得到協助,常常能表現出比「實際能力」更好的水準,此為「潛在能力」。教學若落在「實際能力」之下,表示教學內容太過簡單,學生早已學會,無法引發新學習;教學若落在「潛在能力」之上,表示教學內容太過艱澀,學生再怎麼努力也難以學會,亦法無法引發新學習;良好的教學必須落在這兩者之間,稱為「潛在發展區」,它比學生的實際能力高一些,卻又沒有超越其潛在能力,表示此學習是學生力所能及、但又稍具挑戰。此時,教師必須以學生實際能力為起點,搭起一協助學習的「鷹架」,讓學生一步一步提高實際能力。比起皮亞傑的理論,鷹架學習論更具教學上的積極意義。至於要如何找出學生的潛在發展區,必須不斷地觀察並與學生互動,作為教學調整之基礎。

 由於時間的限制,即使大家仍意猶未盡,仍有諸多教學上的問題,想要請憶芬老師提供見解,憶芬老師終究只能停下腳步,結束這場精采的分享。還好結束是下一次的開始,就讓我們期待下一回更美好的演說。(20140502

a -

a -

a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