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文資系「奈良/京都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學習」體現國際移動能力

  • 2014-08-04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報導)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經歷半年準備,「文化展演田野調查」課程從7110日,前往日本文化古都奈良、京都進行為期十天的活動,充分體現本校課程的「國際移動能力」,開拓師生宏觀的國際視野。

 本課程由授課教授翁玲玲、潘襎老師整體規劃,系上老師厲以壯隨團,行前舉行數次課程與相關討論,總計9位碩士生報名參加,此外也有慕名隨團前往的學生友人。這場海外文化展演田野調查,總計有13文化遺產,其中數個遺跡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此外有海外學術交流講演四場,產業參訪兩場,飲食文化體驗一場。經歷此次課程的學員們充分感受海外移動學習的重要性,抓緊時間,充分運用時間努力學習,同時對於校方的支持給於高度肯定。

 這場海外文化展演活動是繼2012年暑假法國巴黎海外展演之後,再次舉行的活動,使得同學得以將課堂所學與海外實務進行相互印證,咸感獲益良多。

 71日抵達奈良「國際學之家」時已經晚間十一點。隔天由研究生林志勳負責領隊參訪平城京遺跡,踏查8世紀建立的日本初次模仿盛唐文化建造的首都,途中由厲以壯老師進行考古實務說明。下午一行人到江戶時期遺留下的老街參訪,隨之參訪春日酒藏的酒產業。

 第二天由賴姿君擔任領隊,參訪春日大社,瞭解日本文化中的神道教文化,下午經由歷史之道步行參訪藥師寺、唐招提寺,對於盛唐佛教傳布日本的艱辛與現存盛唐建築加以了解。

 第三天由黃慧眉擔任領隊,參訪東大寺以及周遭。羅沛緹擔任下午從奈良移往京都的領隊,一行人提著行李,必須換幾次車,特別是人在海外,學生們學習人與環境間移動與轉換的整合與學習,深感責任重大,戰戰兢兢。對於告別奈良,同學們皆依依不捨。

 因為本校與京都一百餘年歷史名校同志社大學、立命館大學締結學術交流關係,在京都的參訪獲得許多方便,同志社大學岡林洋、立命館大學仲間裕子給予許多協助。翁玲玲院長、潘襎主任、厲以壯老師皆獲得同志社大學引用學術交流條款,給予居住於安墨斯特會館的接待,同學們則獲得7779上午的免費早餐。

 74日晚上在接受同志社大學前文學院長中井義明、岡林洋教授在寒梅館的款待,同學們學習到國際交流的禮節、意義。

 75日,岡林洋教授特別為翁玲玲院長舉行講演,地點位於今出川校區明德館304教室,首先由岡林洋教授發表講演,考據一件由德國威廉二世皇帝贈送愛新覺羅載灃的陶製帝國犬藝術品流落日本的事件始末,翁玲玲院長發表:「身體的轉換──臺灣原住民刺青文化」,學術交流圓滿成功,同學們初次體驗到海外的學術交流,下午前往西陣織工業組合參訪,瞭解日本的紡織文化與工業。

 76日由吳嫣然擔任領隊參訪宇治的萬福寺,體驗由中國明代末年傳往日本的普茶料理,對於寺院規制、飲食文化有進一步瞭解。下午一行人到平等院鳳凰堂,親自感受日本平安時代淨土思想的美感與其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演繹情形。晚間則前往先斗町,體驗庶民的夜間生活。

 77日一早,翁玲玲院長離開日本前往大陸訪問,上午由學生羅沛緹擔任領隊,前往立命館大學衣笠校區,出席仲間裕子教授特別為學員講授「日本美術的審美觀」專題,同學們遊覽幾天之後,透過這場講演得以獲得綜合性的體會。中午文資系碩士生與仲間教授的學生們一起共進午餐,彼此交流得相當融洽。下午由彭名琍出任領隊,參訪龍安寺、金閣寺,對於日本鎌倉時代的禪美術有進一步瞭解。

 78日上午,由岡林洋教授帶領參觀同志社大學今出川校區,並且參觀教堂、哈里斯理化館,並由同志社大學同志社社史資料研究員小枝弘和進行詳細解說,對於同志社大學創辦人,同時也是日本第一位文學士新島襄的艱辛辦學理念有了深一層瞭解。講演從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在良心館405教室舉行,潘襎主任發表:「日本近代美術中的盛唐影像」、厲以壯老師發表:「史前人類的牙齒的微耗研究」,兩場皆由潘襎主任擔任即席翻譯,接著由學生孫仲慶當領隊,帶大家到同志社大學前方的京都皇宮參訪。

 79日蔡幸娟、許榕佩領隊,前往清水寺參訪。710日一早離開京都,前往關西國際機場,搭機返回臺灣。

 返國後,學生蔡幸娟指出:「總結整個境外文化資產的田野觀察過程,回想立命館大學仲間裕子教授對日本美學的解說,其中關於『Wabi』的部分,那融合禪學意境,與自然充分平衡共處的所謂『閑寂』低調美學概念,以及茶道中『一期一會』所追求極致完美體貼的用心,我逐漸能夠體會。」

 學生彭名琍指出:「在地球村的資訊爆炸時代,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已非紙上談兵,國際移動的能力相對重要,除了文化遺產的參訪外,另與同志社大學及立命館大學交流,這二所大學在日本具有悠久歷史及極負盛名,二校教師皆發表專題演講,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一般形式上的拜會大大不同,對學生來說,這是一次豐碩的學習,在教室裡學不到的,同時也在境外的移動中,擴大了學習視野,這是一次難能可貴且珍貴的文化洗禮,謝謝學校的經費挹注,讓學生得以一窺日本保護文化財的堂奧。」

 學生羅沛緹指出:「過往都是在書本中課堂中獲得的知識,如今透過課程的規劃,把學習的場地移到書本上的日本古都奈良與京都,更難得的是有老師全程帶領指導解說,心裡感到無限的感恩與感動,這十天時間很短暫,造訪的景點緊緊相扣,在日本每天努力的吸收與記錄,回到台灣看著自己所拍的照片與紀錄的文字,慢慢回味著,發現真的是一趟豐收的藝術與文化之旅,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之下,交流、學習與成長也讓我增廣我的視野與知識,並在研究所的過程中,留下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

  學員們有太多感想不能一一舉出。國際移動能力的培養來自於課程內容以及實務的相互印證,達到學用合一,並由親身體驗獲得國際接軌的實務經驗。此次活動使得學員們藉由實地參訪以及準備課程內容、分別輪流領隊與異國經驗結合,學習跨國能力,擴大學生視野。(20140731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文資系「奈良/京都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學習」。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文資系「奈良/京都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學習」。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文資系「奈良/京都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學習」。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與立命館大學交流全體合影。

This is an image

仲間裕子與潘襎老師合影。

This is an image

同志社大學中岡林洋教授於寒梅館為本校師生接風。

This is an image

佛光大學與同志社大學交流全體合影。

This is an image

同志社大學乾淨明亮的學生餐廳。

This is an image

佛大創科院翁玲玲院長與岡林洋教授合影並互贈紀念品。

This is an image

萬福寺普茶料理體驗後,潘老師與學生說明普茶料理之精髓。

This is an image

離開國際學之家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