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Language
:::

歷史學系與蘭陽博物館共同主辦 「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 2018-05-29
  • 佛光大學
 (歷史學系/報導)佛光大學歷史學系與蘭陽博物館5月28及29日兩天,於佛大雲起樓國際會議廳,共同主辦「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次參與的十多位學者分別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大陸、俄羅斯,與台灣的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分享最新的研究心得。
 歷史學系主任范純武表示,「扶鸞」可說是宋代以降中國宗教活動最為重要的儀式之一。此種藉由鸞筆,將神明仙佛垂示,由鸞生筆錄,所產生的行為與大量宗教經典文本,成為中國民眾道德修身的依準,也是在面臨時局與社會動盪時,做為道德提倡和社會上平復的主要力量。
 范純武說,基於扶鸞這樣的儀式在中國宗教場域的全面性影響,近年來的研究展現在幾個不同的層面,如謝聰輝、王見川在道教的降真歷史的重構,游子安、黎志添在明清善書經典的產生,與士紳、宗教人士的參與情況的研究,康豹進行了埔里的鸞堂的調查和女性參與情況,高萬桑對清龍門衍派金蓋山道壇的理解,柯若樸對台中武廟明正堂與新世代數位化鸞書的剖析,以及宗樹人、王大為、王見川注意到扶鸞與近代中國救世團體的形成,運作的關聯。
 此外,志賀市子對香港鸞堂的田野考察,以及在台灣區域研究盛行,陸續出現對地區鸞堂紮實的調研,相關的研究課題與不同脈絡的視角正逐漸開展出來。對扶鸞文化的研究,可能是近來切入近代中國宗教運動和社會文化相當重要的視域。
 從宗教儀式的角度來說,扶鸞是近代中國宗教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神、人溝通技術,這種方式逐步跨越了各種宗教和教派而有不同脈絡的發展。過去囿於許地山對筆記類資料的觀察,認為扶鸞只是文人聚會、做詩、遊戲,仙道降真交流、猜科舉考試題,僅僅著眼於士紳的逸樂和情感的宣洩。目前既有的研究成果已充分顯示扶鸞的影響其實相當全面,單以宗教領域來看,明清的主要神明信仰如關公信仰、文昌信仰之所以大為盛行,扶鸞所造出的經典如《覺世經》,《文昌帝君陰騭文》有著密切的關係。
 中國西南和台灣宗教界流傳關帝變玉皇的說法,和清中葉以來鸞堂的大量設立有著密切的關係。神明的信仰出現變化,也出現在濟公的信仰上。據王見川的研究,在義和團運動前,中國北方、西南方、東南早已出現濟公降鸞的現象。咸豐末期,四川群英壇著造的鸞書《救生船》上,就開始出現了濟公降鸞的訓示,此後在各種扶造的宗教文本中,濟公降鸞的比重也愈來愈高,也反應出濟公系的鸞堂影響也愈大。
 范純武指出,綜合來看,我們對扶鸞的研究還很片面,對扶鸞發展的歷史還是很有限。謝聰輝已將南宋《玉皇經》的扶造過程與道壇的關係仔細爬梳,目前的資料卻還不了解這項技術透過怎麼樣的管道,又怎麼擴及到文人與庶民的世界中。此一方面,近年胡劼辰對於筆錄與文昌降乩文本的深入研究給予一些答案。
 更進一步來說,將扶鸞擴大到文化層面時,可以注意到它在社會慈善救濟、家族信仰和社會活動背後的主要推動助力。在台灣、香港許多地區文化事務與社區動員,也可看見扶鸞的影響,游子安的研究充分的展現了這方面的情況;台灣在日治時期的扶鸞活動,以戒煙的方式呈現,甚至於在1920年代後,民國報刊還可見到扶鸞成為明星八卦的解答。
 除了文化層面的探討之外,本次會議的另一個主題是民眾宗教。近年來學界對民眾宗教的定義看法不一,普遍認為民眾宗教包括了民間信仰與教派型的宗教活動。扶鸞與民眾宗教的關係也頗為複雜,二十世紀初中國救世團體如同善社、道院、一貫道等,都和扶鸞有密切的關係。黃克武、王宏超近年關於民國初年靈學、靈魂攝影的研究例子,扶鸞或扶乩至此變成探討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
 范純武教授說,本次會議是由蘭陽博物館發起,與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共同主辦。該館將「扶鸞文化展」為年度策展的主題,即日起展覽至9月4日。眾所周知,宜蘭一直被視為台灣鸞堂發展的起源和重要傳播之處,伴隨台島扶鸞戒斷鴉片的風潮,宜蘭頭城喚醒堂與台灣北部的重要鸞堂,如新竹勸化堂、苗栗感化堂、淡水行忠堂、三芝智成堂、台北覺修宮、指南宮都有鸞法傳遞、鸞書交換、人際交流等各種宗教與社會脈絡存在。光緒年間宜蘭的鸞堂發展頗速,蘭陽博物館做為一個相當具有特色的地方展館,舉辦這樣的國際學術會議,相當具有歷史意義,而本次會議的研究成果,亦可直接反饋給蘭陽博物館。
 宜蘭不僅僅是台灣鸞堂的起源地,在蘭陽博物館的合作引領下,更可統合相關的研究成果,做為展示、理解此一重要宗教社會現象的主要窗口。並可做為未來館方常設展的內容建置,提供視野與素材。將來藉由此次會議的引導與論文集的出版,更可引起國際學界對蘭陽博物館的重視,也能讓一般民眾更了解扶鸞文化延續到現代的文化意義與內涵。(20180529)
This is an image

與會學者簽到狀況
This is an image
與會學者合照
This is an image
與會人員與本校學生
This is an image
學者討論
This is an image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漢學系講座教授
This is an image
施陸(Erik Schicketanz)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博士後
This is an image
5月29日會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