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萬金川特地安排「植樹」與「時光膠囊」活動,迎接遠道而來的大家。萬院長表示,佛陀的一生都與樹有重大的關係,其出生、成道到涅槃,都是在樹下;再者,邀請系友回到系上植樹,讓大家對母系多一份聯繫與牽掛,藉此期許自己也能像當年親身栽種的樹木一樣,年年成長。此外,還要將對自我的期許付諸文字,把五年後的願望放入「時光膠囊」中,為將來的努力做見證。
大家在雲水軒外圍種下樹苗後,隨即將時空倒轉到五年前埋下「時光膠囊」的一刻。院長、老師與學長們在樹下拼湊模糊的記憶,開挖當年封存入土的心願,並且再度埋入新的時光膠囊。回到當年上課的教室,念著當時寫下的期許與祝福,場面溫馨而感人。有人希望佛教學系開辦博士班,有人期許自己能以英文教授佛學,也有人企盼走上出家修道之途……,許多人的願望都已實現了,各自在社會的一角發光發熱。
第一屆的系友王慧媛目前任職於中央廣播電台,她表示:「很懷念在佛教學系有生活老師妙迦法師的照顧,也想念同學之間的情誼,大家難得能夠相聚,感到格外珍惜。這次回來除了看看師長與同學,更希望以自己的學習經驗,給予學弟妹一些鼓勵。」
第五屆的陳詩涵提到:「很感謝當年在系上的生活,一直都受到很好的照顧,還學會了發心服務。出社會後覺得最受用的,就是在佛教學系培養出的發心與義工的精神。在職場上,因為具備這樣的態度,使她與人相處更為融洽。」
今年剛畢業的系友鍾志楷說:「在佛教學系學到了『轉念』,幫助他在職場上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能夠樂觀面對。」
這次的系友回娘家,對學長們而言,不只是難得相聚的大日子,還有許多人是因當年受益於萬院長的教學與勉勵,感恩這份師生情誼,特別排除萬難回到系上。雖然今朝一別,又將各奔西東,但同屬佛教學系這個大家庭的系友們,種下樹苗猶如許下了承諾,大家相約常回系上關心樹苗、看看師長與學弟妹,五年後再回來挖掘保存在「時光膠囊」裡的心願。
而最近系上的宿舍正在進行房卡設計比賽,同學們都為自家的房門添上繽紛的色彩與構圖,讓寮房更溫馨。適逢系友回來,也特地邀請他們為學弟妹的房卡評分。第一屆的朱浩霖讚嘆學弟妹們用心的傑作,既有細緻的手工繪畫、書法、攝影等素材,還有造型扭蛋盒、貼心的留言板設計,有趣又溫馨。(20151020)

系友、師長、在校生一同完成植樹活動大合照。

頒發第五屆本系系友會陳怡吟會長聘書。

第一屆系友與在校學弟妹歡樂互相交流。

準備可口美味的餐點。

今年度的時光膠囊玻璃瓶寫滿了每個人的五年後的心願,特別有意義!

挖出五年前埋下的時光膠囊開心合影。

大家認真種下自已認養的樹苗。

系友們開心合影,重溫雲水軒美好的時光。

雲水軒女眾宿舍房卡設計比賽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