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

:::

【中央社】佛大佛教系推出宜蘭佛寺志 為宜蘭佛教史研究掀新頁

  • 2022-10-13
  • 佛光大學

佛大佛教系推出宜蘭佛寺志 為宜蘭佛教史研究掀新頁

新聞來源:中央社 | 20221013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於2022年10月12日舉行「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成果發表暨學術座談會」,發表闞正宗老師帶領同學進行宜蘭縣佛寺田野調查成果。宜蘭縣佛寺志計畫執行,以每年六間寺院進度撰寫,由闞正宗老師指導博碩士生,走進寺院進行田野調查,將理論與實務結合。第一集內容為九股山吉祥寺、羅東菩提寺、員山明光寺。九股山吉祥寺是宜蘭佛教發祥地,1904年由來自鼓山的真精法師創建。羅東菩提寺前身是羅東念佛會,最初禮請真華法師為導師,帶動羅東的念佛風氣。員山明光寺開山祖師為現年97歲的紹悟法師,與其弟子真明法師創辦幼稚園及成立慈善塔,提供員山鄉民的精神寄託。
 

何卓飛校長帶領教務長林信華、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樂活學院院長許興家、創科院院長謝元富等一級主管及老師蒞臨參與座談會;校外貴賓有宜蘭縣縣史館主編李素月、宜蘭縣文史工作者廖大慶、宜蘭縣佛教會代表暨明光寺住持惟定法師、政治大學宗教所所長李玉珍教授、佛光大學宗教學系姚玉霜教授等,近40人與會,共同探討如何將學術研究運用於佛教發展,保留宜蘭縣佛教發展的脈絡軌跡。
 

郭朝順院長介紹計畫案緣起,認為佛教的每間道場之發展,都是靠許多人共同成就,若未被保留下來,終將被歷史長河淹沒。透過佛寺志書寫,除了訓練田野調查方法,更是教導學生做人處事,如何讓寺方感受到我們志在保留歷史的誠懇,這就是學習「尊重」,同時也是身教最好的示範。佛教學系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推動佛教的發展,回饋社會與教界,關懷人間,以期培養更多人才投入佛教的文史研究工作。闞正宗教授報告三所寺院的田調成果並表示道,歷史是人活動的軌跡,宜蘭寺院面臨「人寺俱老」,現在不做以後則更難保留歷史。而學生以實際的調查行動,收集資料,並發展出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到場的參與的貴賓近40人,場面相當熱鬧!其中,惟定法師表示,宜蘭佛教會感謝佛大整合了宜蘭的佛教,連結教界與學界,意義非凡,也是空前未見的一件盛事。希望有更多人能將佛教人間化、深入化,對於佛教發展將會是很大的助益。感謝學界願意帶著青年學者一同努力,宜蘭縣佛教會願意作為後盾。而李素月女士致詞,以一個從事宜蘭地方研究的角度來看,非常感動佛大有龐大的團隊支持佛寺歷史的研究;下田野如同一個試煉場,要找到珍貴的、不易被發掘的資料,相當不容易。而佛教史涵蓋社會、人文、經濟等面向的發展史,相信佛寺志的撰寫能留下更多地方發展史,縣史館也將提供珍貴史料,為宜蘭歷史的建構與佛大一同努力。
 

另外,廖大慶先生以二十年前撰寫南方澳歷史發展為例,當時收集五十多年歷史文物痕跡已非常不易,現在再次採訪同批耆老,已有明顯的人物記憶殘缺、資料不全的情形;相較於此次計畫是著眼寺院的百年歷史調查,更屬不易,為此既感動又震撼佛大不畏艱難地投入,培養青年,必當全力支持。李玉珍教授則以政大現在發展的「元宇宙」計畫為例,建議田野調查資料可匯集成檔案資料庫,將來可提供學界更廣泛的運用。姚玉霜老師分享,目前全球學界發展學術詞條,未來也能以每座寺院發展出詞條,甚至是多國語言的流通,將能保留更多歷史軌跡。
 

何卓飛校長表示,佛光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希望大學能為地方發展盡一些責任,因此在地服務是佛大很重要的使命;今天這個活動實踐了在地服務,展現了一所大學擔負著社會責任。在過去教育不發達的時代,寺廟是一個文教中心、社區居民的活動中心、品德涵養中心,其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宜蘭佛寺志的撰寫,就是呈現宜蘭區人間佛教的情況。期待未來能看到溪南、溪北的佛教樣態,一起為宜蘭佛教完成使命。
 

佛大佛教系推出宜蘭佛寺志 ,為宜蘭佛教史研究掀新篇章!

 

參與「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成果發表暨學術座談會」的貴賓近40人,場面相當熱鬧!